凯发k8国际 > 爱国事迹 >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15篇-凯发k8国际

时间: 丽菲 爱国事迹

林则徐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他每天早起晚寝,手不释卷。母亲为了让他专心读书,不要他插手家务粗活,但他只要一有闲暇,就主动帮母亲的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

林则徐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书的时候少年得志,屡获佳作。但是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却名落孙山。因为林则徐学业出众,而且修养极好,因此获得了时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所以林则徐就成为了张师诚的幕僚。

在做了五六年幕僚之后,林则徐再次参加科举,终于这一次高中榜首,被授予了一个翰林院编修的小官。林则徐在京城翰林院编修的职位上干了好几年,终于在老师的推荐下外出任职,做了一个考官。因为在做考官的时候政绩极好,所以又被派到别的岗位上去了,不管是在哪一个岗位上,林则徐总是能够做得最好。

因为能力出众,又被任命为苏州巡抚。在苏州巡抚任内,林则徐大力整治了当地黑暗的吏治,兴修了水利,疏通了漕运,又亲自调研,支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在苏州禁烟成功。所以就被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去禁烟,之后就主持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之后,清政府迫于压力,贬谪了林则徐。因为人才难得,因此又被朝廷启用,不断的到陕西、甘肃、云南、广西等地做官,处理一些非常棘手的事情。林则徐在这些地方不但参加了一些军事镇压,而且还大力的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的是哪里需要林则徐,林则徐就往哪里跑。

最后,在广西地区,因为长途奔波,再加上瘴气的感染,所以林则徐最终必死在了广西任上。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2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3

轻烟萦绕的虎门,黄沙漫天的戈壁……多少次,我从睡梦中,透过两处闪耀着太多历史光辉之地,看到了一位中华民族的英雄,一位中华民族的精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则徐的呐喊,也应该是所有有良心的中国人,所共同发出的声音。一八三九年,林则徐,他在虎门用翻滚的石灰水,亲自组织销毁了二百多万斤的鸦片。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近代最屈辱的战事,堂皇地找到了它的借口。

轻烟在虎门的上空氤氲许久,这并非硝烟,而是一种比硝烟更为复杂的烟气。硝烟仅仅是掺杂了战争的气息,而在这烟里,除了战事,更多的则是一位仁臣的血性,一位爱国者的痛楚以及一位中国人的决绝。

时势,造就了林则徐这样的英雄,而一个没落的王朝,也是产生这样时势的根本原因,自然,在这样一个王朝里的林则徐,终究是不会太得志的,所以,在痛快地了结完虎门的鸦片后,他被谪到了落后而又遥远的西部——伊犁。

林则徐是一个在时局的洪流里逆流而上的勇者,这一次,他本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接受了一项名为“改革”的考验。

那个遥远的如同隔世的地方,林则徐在改革,确乎是改变了那里的。他推行“坎儿井”,这使得干旱的戈壁潜来了一股隐隐的绿色,一股隐隐的清凉。因为拥有了极度匮乏的水,伊犁的老少对这位大清朝最后的仁臣感恩戴尽;也因为这身有鸟兽图案的官服,伊犁的百姓庆幸迎来了一位贤官。

乌纱帽上羽翊,终于一如“坎儿井”里的涟漪一样,迎来了难得的光辉,这是属于林则徐的,而林则徐的这点光辉,也在屈辱的中国近代烙上了一块属于中国的夺目亮点,以驱散了不少难堪的历史细碎,进而尽其一生,以其伟大的灵魂,赢得了后世无限的敬重与目光……

通过林则徐徐坚强的身躯,我看到的,是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做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责任心。正是这简单而又高尚的心灵和传统的儒家底蕴拌合在一起,形成了林则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与一生。

为此,我想今天每位中学生都应敬仰这我们常人所望其项背的心灵,都应该努力与这平凡质朴不过的心灵看齐,因为虽然时代变了但我们始终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一点亘古不变。

逝去的时光流为历史,今天也即将成为明日的历史,在这个怪异的时间漩涡里,总是有一些像林则徐一样,值得我们永远在心底为之吊唁的人。

所以,我们永远不能让这些古人离我们远去,因为虎门上空的轻烟还在弥漫,伊犁土地上的绿洲仍然丰茂……

今天,时光的水滴叩响了历史的大门,我们真的应该和自己谈谈;我们的古人,离我们有多远?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4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

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5

我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不由得肃然起敬。只见林则徐的塑像气宇轩昂地耸立在那里;塑像前,一簇簇洁白的花朵绽放着,素雅的清香随风而来。夕阳照耀下的云朵红艳艳的一片,那是它们在为英雄喝彩!林则徐眼望前方,手摸着粗短的胡须,那是英雄在沉思,在遐想。

看着这一切,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虎门销烟的情景。天气晴朗,蓝天、大海、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格外美丽。一大早,老老少少就把虎门寨围得水泄不通。随着礼炮的轰响,成千上万的鸦片被倒进销烟池中,人群沸腾了!

如今,缴烟码头虽没有当年的熙熙攘攘,但我仍可以想象出当年盛气凌人的英国商人乖乖的在此上缴鸦片的情景。城墙上那一百多年前种下的榕树,如今已是盘根错节的参天大树,它默默地见证着那一段虽已逝去但永远不会为人们所忘怀的历史。

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我心潮澎湃。英雄呀,您安息吧!我们每一个有血有肉的炎黄子孙,时刻都会把祖国放在心上。您的英雄事迹将激励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为振兴和扞卫中华民族而英勇献身。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6

一讲到鸦片,大家可能想到毒品,但我想到的却是爱国英雄林则徐,想到林则徐带领广大军民在虎门销毁鸦片,这一壮观的场面。

英帝国主义为了护大量殖民统治,将大量鸦片倾销到我国,严重危害了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不仅这样,鸦片还使我军丧失了战斗力,同时还夺走了我国的稀有财宝,使大量白银流入了侵略者的腰包内。林则徐不愿再看到国家像菜园里里的辘轳任人摆布。他不畏强暴,奋起反抗。他在虎门前将二百多万斤鸦片进行销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更证明了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期侮的。可英国侵略者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侵略者在1840年向中国发起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那时,林则徐等爱国人士誓死抵抗侵略者,保卫国家。可因清政府腐败无能,胆小怕事,不肯增派援兵,导致抗战官兵太多阵亡。侵略者还火烧圆明园,能抢的全抢走,抱不走的全烧了。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这熊熊烈火代表了侵略者那庞大的野心。可要是没有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壮举,长了中国人的抗战信心,只怕侵略者的野心会更大。只可惜的是那时的清政府是老虎进山神庙老虎拜【老腐败】。但林则徐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代的爱国人士。

当年的事已成历史,今天也将成为明天的回忆。中国像一头东方雄狮已从沉睡中苏醒。历史长河上至少还记录着,在一九三八年,林则徐在虎门前,用翻滚的石灰水,洗刷了中国那时的耻辱。古有林则徐硝烟,今有缉毒员缉毒。这些缉毒员不畏生命危险,在风雨交加,冰天雪地的天气里和毒贩英勇作战。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人民安危,早已将生命献给了国家。我们要向这些缉毒员献上最真挚的敬意。

一百年过去了,虎门上的

轻烟还在弥漫着,水波粼粼的珠江翻腾如海,在轻轻诉说着一个禁烟英雄的故事·····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7

林则徐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不陌生吧!没错他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大清官下面由我来介绍一下他拒贿拾遗的光荣事迹吧!

一次林则徐在巡视澎湖时歇了一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了一盆红色玫瑰说请林则徐帮忙物色个比较合适的花盆.然后林则徐觉得有异状便故意失手打破花盆发现一封信和一个红袋子带子里是一只金老鼠少说也值一两个城吧!可是林则徐却丝毫不为所动反将此物上缴国库.让大家都颇为震惊.

不仅如此林则徐还有出门大规: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怎么样实在是够清廉吧!因此林则徐不愧为清廉的代表人物啊!

总之我非常敬佩他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林则徐却举出了典型的反例.可相比之下现代社会反而清官是少之又少而普遍的现象是大官大贪污小官小贪污.这种官给人民国家社会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损害说的彻底一点这些人根本不配做老百姓的官因为他们没有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只是一味地想着自己的家庭.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向林则徐学习学习他认真负责对待工作态度严明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这样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有着很好的作用.做一个认真负责的人别人会看重你;做一个清廉的人你会拥有美好的人生.

在此我向大家呼吁!好好地向林则徐学习这样你的生活会多一份意义多一份色彩!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8

林则徐(1785~1850)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九年(1804)中举。十六年中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黄爵滋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五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后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亲自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治河方案。十二年授江苏巡抚。江苏旱涝灾情严重,他上奏历陈民间困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致力兴修水利工程。为克服银荒和利于货币流通,他反对一概禁用洋钱,提出自铸银币的主张,为中国近代币制改革的先声。

十七年,升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已成为严重弊害,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林则徐提出六条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九月应召进京,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十九年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并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所译资料,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澳门新闻纸》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彷制。他坚信民心可用,组织地方团练,在沿海招募水勇,操练教习。七月因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不交出杀害中国村民的英国水手,又不肯具结保证不再夹带鸦片,他下令断绝澳门英商接济。义律诉诸武力,挑起九龙炮战和穿鼻洋海战。林则徐督师数败英军。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九年十二月实授两广总督。鸦片战争开始后,英军陷定海,再北侵大沽。道光帝惊恐求和,归咎林则徐。九月被革职。二十一年三月受命赴浙江协办海防。五月充军伊犁。

他在伊犁协助办理垦务,倡导水利,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警惕沙俄威胁。二十五年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升云贵总督。曾先后平息、镇压西北西南民族冲突和人民起义,整顿云南矿政。二十九年因病辞职归籍。三十年九月(1850年10月)奉旨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途中卒于潮州普宁县(今广东普宁北)行馆。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林则徐平生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等。所遗奏稿、公牍、日记、书札等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9

上世纪60年代,台湾有一本被称为“确立新传记的典范”的《林则徐传》,作者是林则徐玄孙林崇墉。他概括林则徐成长的家风特点和林公本身的性格,竟是两个字:”恬淡。”乍一看,这两个字与林则徐官高权重、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多少有些反差;但细想之,却透着极深的哲理。诸葛亮曾有教子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林公之“志”,林公精神境界之“远”,何尝不是从淡泊宁静之处求之!

林家之淡泊,首先发自对于书香的执著。据林崇墉先生追述,林家“历代固守儒业”,林则徐祖父是个廪生,长期飘泊在外教书谋生。由于“家口浩繁”,家境日渐拮据。到林则徐父亲林宾日手里,已是“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落到社会贫困阶层的地步。林宾日没有因贫困而丧志,固守儒业,日夜苦读,希望通过科举途径振兴家道。他的文才在乡里颇有名气,但在科场却屡试不顺,29岁才考中秀才,补了廪生,后来便再也考不上举人。一直到4l岁,由于过度用功,患了“眼疾”,才_放弃举业。从此“孜孜于教诲子弟、成就后学之事”,把读书进取的梦想,寄托到下一代身上。尽管生活极其艰辛,有人劝他让林则徐改图他业以佐家计,他总是笑而不答。对于造就后代成器,他有独到的见解。他说:“《易》以养蒙为圣功,养之时义大矣哉。养其廉耻,使达于奇袤;养其天真,庶免于浇薄。夏楚收威,特其偶耳;若习焉,有不生玩者乎?”。

林宾日教子,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林则徐从小就有较高的天赋,4岁时,林宾日便把他带到塾馆,抱在膝上开始启蒙教育。有人质疑是不是太早了,林宾日回答:“非欲速也,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此教术之因材而施者耳。”他教学极有耐心,“谆谆然、循循然,不激不厉,而使人自乐于向学”,还特别注重身教,“讲授书史,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罕譬曲喻,务使领悟而后已。”据林则徐回忆,他小时从未受过父亲打骂,连大声呵斥都绝少。

如此温文尔雅,没有深厚的修身养性功夫和非凡的定力,是很难做得到的。林则徐说“府君在庠序二十年,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文”,绝不沾染社会的丑恶习气,更不贪图不义之财。当时考秀才必须由廪生保送,有个“身家不清”的人送来很厚重的礼物,请林宾日出具保送。林宾日问他,为何不请他人保送?回答说,因先生一向信誉好,若出具,没有人会怀疑我。洁身自好的林宾日最不屑掺杂这种事,回绝了他。还有个同乡出重金聘他当家庭教师,林宾日也因其品行不端而拒绝,反映出他安贫乐道的恬淡性格和道德意志。

林宾日能够甘之如饴地坚守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与其妻陈帙的配合是分不开的。陈氏也是出身书香之家,嫁到林家时,林家“家无立锥”,还欠有许多债务。“当时贫簍之状,有非恒情所能堪者”。但陈氏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林则徐从小孝顺,看到母亲辛苦,曾提出要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母亲总是说:“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可见,陈氏也有不同寻常的见识和守贫砺志的毅力。

林宾日夫妇的高洁志尚和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并不是在困窘之中才如此,而是一以贯之,终生不变。后来林则徐当了大官,屡次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奉养尽孝,他们总是以过惯了家乡的平凡生活为由而不往,林父还赋诗“江湖远涉烦舟楫,菽水长留胜鼎钟”以表心志。林母怕拂了儿子美意,曾短期就养,也仍是“珍食必却,美衣弗御”。她说:“一身之福有几,奈何遽欲尽之?但以分赒三党之贫乏者,不尤愈乎!”

这种超然物外,志存高远的家风,体现了儒家“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_”的境界,对林则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明清之际爱国学者顾炎武的名言。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爱国爱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只要我们光大和发扬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会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广总督期间,由于清政府腐败,英国强盗把一种叫鸦片的毒品,源源不断的偷运进中国,毒害中国百姓。

林则徐面对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书,陈述鸦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负责禁烟。

1839年3月,林则徐来到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6月3日,人们把缴获的鸦片全部投进硝烟池。顷刻间,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为国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门硝烟的壮举,给英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页。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1

饭桌上的较量不输于战场。

1839年,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一些靠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发财的不法外国商贩,总想寻找机会摸摸林则徐的底细,探知一下林则徐禁烟的态度。

这天,英国领事邀请林则徐赴宴。宴会快结束时,端上来的最后一道点心是甜食冰淇淋。当时一向见多识广的林则徐也没有见过冰淇淋,见上面冒着气,以为很烫,便用嘴吹了吹,才送到嘴边,在座的外国商人见了不禁哄堂大笑起来。林大人呢,对此只是笑笑,并不生气,淡淡地说一句:“冰淇淋好吃,但不懂怎么吃,胡来是不行的。得按规矩吃,才没问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事后,林则徐也备了丰盛的筵席回请领事和商人们。几道凉菜上过后,端上一盘太极图案的菜,这道菜颜色淡灰,略带暗红,光滑发亮,不冒热气,看上去同凉菜没什么两样。

林则徐怕这些外国人不懂得这道菜怎么吃,就自己先用勺舀一些放在小碗里,英国商人义律想何必如此麻烦呢,于是舀了满满一勺,就要往嘴里送,林则徐说声“慢”,这义律哪里听得进去,把满满一勺塞进口中,只听“呀”的一声,义律烫得跳了起来,用手捂住了嘴,嘴唇已烫出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余的客人都惊呆了。

原来这道菜是林则徐家乡福建的一道名菜——槟榔芋泥,是用芋头磨粉和油调制而成,外看冷而内热。为缓解这一尴尬局面,林则徐站起来说:“这槟榔芋泥,吃法正好和似热实冷的冰淇淋相反。吃是好吃,但不懂怎么吃,胡来是会烫到嘴的。吃这道槟榔芋泥就像做事一样,只有老老实实按规矩办,才会没事。”

听了这话,这些外国商人一下子傻了眼,领教到了林则徐的厉害,感到林则徐是个不好对付的中国人。

经过与林则徐的几番较量,这些英国商人打消了侥幸心里,不得不同意缴出全部鸦片。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2

伊犁河北岸有一条大渠,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到达霍城县,灌溉着千顷良田。这条大渠就是历史悠久的大皇渠。当年,人们又称这条渠为“林公渠”,因为它与伟大的爱国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定的关系。大部分人都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光辉事迹,而他被流放新疆伊犁后的丰功伟绩,世人却知之甚少。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道光帝并下旨将他“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1842年12月10日,经过四个月零三天的长途跋涉,林则徐终于到达了伊犁的惠远城。伊犁镇总兵布彦泰委派了林则徐一个掌管粮饷的差事。但林则徐是个闲不住的人,总想为伊犁百姓做点事。他到达伊犁后,不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而是带着病体,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考察社情民意,积极向伊犁将军建言献策。

林则徐目睹了当时伊犁的荒凉景象,他向布彦泰将军提出开垦荒地的请求,布彦泰采纳了这一意见。从1843年秋天开始,林则徐不辞劳苦,当起了“愚公”,负责开垦惠远城东边的阿齐乌苏荒地。垦荒必修水利,他沿着施工河段细致勘测丈量,甚至深入到伊犁河上游的喀什河流域。前期工作完成后,在清廷没有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林则徐与当地官绅共同捐资修建,而他主动捐资承修了整个水渠最艰巨的龙口工程。他亲率锡伯营兵丁民夫,苦干5个月,共用工10万人以上,完成了工程量最大的龙口工程。1845年4月,200多公里长的水渠全线贯通,引水灌溉垦复面积约15万公顷,这是清代伊犁开屯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为当地垦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到1844年11月,林则徐带领百姓已在阿齐乌苏地区垦荒33350亩、阿勒卜斯地区开垦16.1万亩。

道光帝获悉后,并没有重新起用他,而又命令林则徐到南疆继续开垦荒地,林则徐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年老多病的他携带粮食、帐篷、被衾,白天迎风冲寒、走马引绳,丈量土地,夜晚卧宿毡庐之中,聆听四野风沙的呼啸。林则徐一年之内先后到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九座边城,行程3万余里,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的广袤地域,丈量和查勘垦地共计68万多亩。从1843年秋到1845年11月,大约两年的时间,林则徐在新疆百姓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总共开辟屯田88万多亩。有人评价道:“由于林则徐的查勘开垦,使新疆的大漠广野,都变成肥沃良田,农户炊烟相望,田野耕作皆满,合兵农为一体,每年为国家省经费无数,回民的生计亦由此而充裕。”

林则徐在开垦荒地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在吐鲁番,他发现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坎儿井”的地下水利设施,十分赞赏。在实地察看后,他对坎儿井加以改进,增挖穿井渠,每隔丈余挖一口井,连环导引,使井水通流。他将坎儿井推广到了新疆各地,即使林则徐不久奉诏返回内地,他的后任者仍接续他的事业,开凿了许多坎儿井,使坎儿井有如满天繁星,大大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新疆百姓就把“坎儿井”称为“林公井”,把林则徐主持修建的水渠称为“林公渠”,以表示对林则徐造福地方的深切感激与怀念。

林则徐流放伊犁的三年多时间里,拖着老弱多病之躯,依然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做了许多造福百姓的事,广受后人敬仰。纵观他的一生,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得意之时,还是在失意之日,他总能做到为官一地,造福一方,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从未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厄时,他没有因为巨大的落差而消沉、萎靡和绝望,而是在逆境中忍辱负重,开拓进取,忠实践行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灵魂。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考验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在逆境乃至绝境中依然能演绎人生的精彩,这不正是襟怀坦荡、大公无私、敢于担当的最好体现吗?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3

道光1839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驭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虎门销烟前,林则徐了解到,过去用火焚烧鸦片,鸦片油渗入土中,一些人就将这些土挖去,熬炼成烟膏.因此他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2个大池,灌入海水,然后把鸦片投入池内,泡透后放石灰.再打开涵闸让鸦片末泄入茫茫大海。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_,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4

公元1820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

道光皇帝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林则徐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保证书。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时间,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

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_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

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林则徐的爱国事迹范文篇15

林家虽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家庭气氛却极其融洽欢乐。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林则徐母亲陈氏的维持。陈氏在林家最困难的时候嫁过来,从未抱怨过日子艰难。为了支持丈夫专心举业,她常常暗地里自己饿肚子,还做出吃饱轻松的样子。不久,林宾日考取秀才,生活才有些改善,但随着子女的增添,日子很快又艰难如故。陈氏操持着一家人的吃穿,教育子女互推互让,面对困窘,一家人过得和和气气,保持了健康的心态,绝无争执和悲戚情调。

笔者曾听林则徐五世孙女林子东先生讲述,林家后代曾长期保留两件象征性的东西:一盘素炒豆腐和一盏两根灯芯的油灯。那是林家乐观向上家庭氛围的物证。据说,有一年除夕,邻居听见隔壁林家欢天喜地地在吃年夜饭,好奇地从矮墙上探望过来,所见到的却是这一家大小十多人,围在一起津津有味地享受的一大盘素炒豆腐!林家夜间照明,也依赖的一盏油灯,平时一向只放一根灯芯,到了大年夜,才加点一根,过年的喜庆气氛,便被熊熊地燃了起来。后来林则徐显达,林家过年自是不可同日而语,但那盏油灯和一盘素炒豆腐,一直被持续作为林家年夜饭的保留节目,以纪念往日的艰辛和家人之间的团结和睦。在油灯下吃着素炒豆腐,林家人总要谈论起先祖文忠公的种种德行,重复他老人家的遗训,教育年轻后辈要把林公精神代代传续下去。

和睦家风需要爱心的滋润,子女成才更需要爱心的浇灌。林宾日夫妇极富爱心,为人厚道,他们的爱心不但施之于子女,而且推及宗亲、乡里和学生。林宾日所教学生,有的因家贫无法赴考,他就以自己微薄的束修,予以资助。他“生平尚风气,重然诺,视人之急犹己。家虽至贫,而三党疾病死葬,靡不竭力解难,忘乎其为屡空也”。甚至出门在外,“遇旅人穷困,每竭赀济之,而已转匮乏,略不介意”。为了周济别人,宁愿自己“匮乏”,这种大度的爱心,是林氏家风的又一过人之处。

据林则徐《先考行状》记述,其父有兄弟四人,其父最小。他“笃于天伦,事诸兄惟谨”。长兄起先无子,宾日便以自己的长子过继给他,后该子夭折;长兄去世得早,宾日又“抚从子逢吉若己子,携往将乐书院,教之读书,月赡其家,既又为之谋衣食之地,至今如一日”。次兄家境更糟,中年贫不聊生,“府君时时典敝衣、鬻文字给之”。有一次,林则徐亲眼见他父亲将家里的米送给二伯父,回来后与母亲一起饿了一顿,还告诫儿子说:“你伯父若来,不得告诉他我们家未开伙。”为的是怕兄长难为情。三兄得了比宾日更严重的眼病,生活艰难,“府君常扶掖之,衣食之,且为嗣续之,殁则丧之葬之,其友于之笃如此”。可见林家兄弟之间的深厚感情。

林母也同样富有同情心和好施之德,林则徐在《先妣事略》中,记述其母亲“平日济困扶危,在人若己,必曲尽其心而后即安”,“亲族乡党缓急,无不周恤”。可见林家助人为乐的品格是非常突出的。

林则徐之品行,受之于家风者尤多,李元度《林文忠公事略》写道:“公……自奉俭,而资助族戚,岁必数千金,尤爱士,所至必择其秀异者,召入官署,勗以学行。”金安清《林文忠公传》也说:“千里之外,旧交故吏,虽历久,辄询其处境之枯菀,有不待请而拯掖者,有当困厄而远为湔雪者,皆喜过望,感之次骨……周旋朋旧,睦敦戚党,必诚必信。于细民之情伪困敝,赈灾诸事,深思曲体,凡所设施,即其人自谋,亦不及此。”这些都反映出林则徐沿袭自家风的乐善好施、急人之难的品德。

8144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