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5篇)-凯发k8国际
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你是否在寻找“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篇1】
孟昆玉:以人民为中心
高水平交管服务不停息
他是首都交警的名片,阳光帅气,热心为民;他是守卫祖国心脏的中流砥柱,心怀家国。从连任三届北京市党代表,到当选为党的__代表,北京市交管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最帅交警”孟昆玉从警20年来,岗位在变、职务在变,不变的始终是从警的初心,和对警察使命的坚守。
2022年10月1日凌晨5点多,离升国旗时间还有1个小时,20多万观旗群众齐聚天安门广场。孟昆玉值班巡逻已经超过7个小时。他说,毕竟在首都最中心的位置,交通工作不能有丝毫差错。
孟昆玉:10月1日升旗的警力我们前一晚10点就已经全部到位了,制定了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体的交通秩序保持良好。今天观旗的观众特别多,所以升旗结束以后,我们就直接投入到大人流应对工作。
从警二十年,孟昆玉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长安街周边的工作岗位上忙碌。2014年,他担任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中队长,驻守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守护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为升降旗仪式做好交通保障。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交通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从“国旗卫士”转变成为“红墙卫士”。
2019年,他又回到中心区支队,作为副支队长,守护天安门、守护红墙的同时,要保障长安街交通畅通有序。孟昆玉带领民警徒步测算距离,制作“岗位说明书”,分时段、分点位、分任务明确交通疏导维护措施,提高交通精细化组织水平。在他的引领下,长安街民警交通指挥疏导水平和岗位执勤形象再上新台阶。中心区支队综合中队警长李威对此颇有感触。
李威:孟队长会组织很多演练性质、竞赛性质的学习形式,比如说手势比赛,比如说业务技能的知识答题,让大家在活动、比武、竞技的过程促进,民警兴趣也高。在寓教于乐中,大家的技能就提升上去了。
2021年9月,孟昆玉调到昌平交通支队任职,这是他从警以来第一次离开北京市中心。没想到,当天就发生了一起死亡两人的恶性交通事故。压减事故,成为孟昆玉在昌平开展交通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昌平交通支队管界内渣土车造成的亡人事故占比较高的情况,孟昆玉和同事们一起制定了对应的七项措施,一年之后,昌平区因货车肇事酿成的交通亡人事故大幅度减少。
孟昆玉:梳理了在昌平备案的渣土车,一共1225辆,100%安装动态监控系统。另外因为渣土车右转亡人事故多,我们摸排了12处路口,施划了货车右转的指示标线,配备了非现场的执法设备,牵动相关部门安装渣土车右侧补盲探头设备,通过屏幕能看到,避免盲区看不到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引发重大事故。
同时,孟昆玉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违法以及酒后驾驶等进行大力整顿,以消除事故诱因。昌平交通支队回龙观大队大队长韩飞说:
韩飞:孟队在统筹推进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区里基本上每月一调度交通安全问题。昌平区的区长也是每次都参与交通安全隐患治理这个调度,把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都调动起来发挥出来了,综合治理、综合发力来解决交通的安全隐患。秩序的问题、隐患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根治。
“十一”前夕,孟昆玉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担任支队长。作为即将光荣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同时又作为__交通服务保障工作的重要一分子,孟昆玉深感责任重大,表示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人民服务,为基层发声,让所有交通参与者感受到北京交警服务的水平。
孟昆玉:我将牢记职责身份,落实交通安全守护工作,全面提升为党中央站岗,为百姓守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科技应用、严管严查、便民服务,全力提升群众出行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篇2】
孟昆玉,1981年10月出生,2001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5次,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获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
从警21年,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孟昆玉长期扎根公安交通管理第一线,执勤在长安街沿线,被称为离五星红旗最近的京城“最帅交警”。对党忠诚、不负重托,为迎接____,孟昆玉把交通安保作为当前重要政治任务,带领队伍拼搏奋进,续写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砥砺篇章。
作为一名首都交警,当选____是荣誉更是责任。我将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以实际行动展现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警察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苦练过硬本领,树立首都交警最优标杆
2001年,孟昆玉踏上交通执勤岗位,多年来累计纠正各类交通违法5万余起,未发生一起投诉,创立“孟昆玉式微笑执法”方式,备受群众好评。
2009年,几名大学生把孟昆玉在路口执勤执法的视频上传网络,笔直的站姿、标准的手势、暖心的服务……孟昆玉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交警”,也成为神州第一街——长安街上的最优标杆。
如今,孟昆玉已走上中心区交通支队领导岗位,干部的担当、典型的引领在他的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每次安排任务,孟昆玉都是抢着上、争着干、勇当先;每次在路面时,他总是逐个岗位检查警力到位、措施落实、管控效果等情况,及时提示民警注意事项,事无巨细。
永葆初心本色,忠诚守护十里长街平安
2014年,孟昆玉调任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中队长,直接守护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两次,孟昆玉和战友守护着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当所有的目光聚集在威武的国旗护卫队时,孟昆玉和战友永远是镜头外的风景,但他很骄傲。在孟昆玉看来“将平凡的工作重复一千、一万遍,并且始终坚持精益求精、做到最好,平凡也会变得伟大”。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交通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孟昆玉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巡检,每天安排警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建立了巡逻警力“巡更打点”工作机制。针对老城区停车空间狭小,他提出“增设施、调单行”“解刚需、求共治”的停车管理方式,使路段通行秩序得到显著改善,交通拥堵报警大幅下降。
2019年,孟昆玉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任副支队长,担起守护天安门、守护红墙、保障长安街交通畅通的职责。孟昆玉带领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制作“岗位说明书”,分时段、分点位、分任务明确交通疏导维护措施,广泛组织开展岗位疏导标兵评选、比武竞赛等争优活动,推动长安街民警交通指挥疏导水平和岗位执勤形象再上新台阶。
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篇3】
一身深蓝色警服,笔直站姿,孟昆玉眼神坚毅。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的一名普通交警,到当选党的__代表。从警21年来,他始终扎根一线。
2001年毕业,孟昆玉穿上了梦寐以求的警服。“我的学习榜样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苏俊栓,他的指挥手势透着一股子精气神儿。”刚参加工作,孟昆玉每天苦练基本功,很快便成为全队公认的业务能手,他创立的“孟昆玉式微笑执法”受到群众好评。
2009年,几名大学生把孟昆玉在路口站岗执勤的视频传到互联网上。标准的手势、暖心的服务、专业的解答……孟昆玉被粉丝亲切地称为京城“最帅交警”。
那时,孟昆玉发现经常有路人拍他疏导交通,甚至还有专程从外地来的。“每次看到镜头就感觉压力倍增,生怕姿态不够挺拔,有些‘小动作’被拍下来。”
很快,领导也发现了孟昆玉的变化,找他谈心。一番开导后,孟昆玉如释重负。“我慢慢习惯了在聚光灯下工作,不管有没有市民群众和媒体的监督,我都要用最严格的标准去约束和要求自己,这种压力也给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2014年,孟昆玉调任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中队长,护卫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广场。一年365天,每天孟昆玉和战友都要守护五星红旗的升降。“起三更、睡半夜成了我那时候的生活常态,每天需要定3个闹钟才行,生怕自己睡过了点。”
他把“爱找问题想办法”的风格延续到了新岗位。孟昆玉带领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制作“岗位说明书”,分时段、分点位、分任务明确交通疏导维护措施,完善疏导措施,有效提升交通管理精细化水平。
一次,在和平门路口执勤时,孟昆玉发现随着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一天下来问路的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孟昆玉想了个办法,他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
类似的情况还有,发现医院附近经常堵车,提出组建“生命绿色通道”来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一瓶小小的“速效救心丸”占不了自己衣兜多大地方,却可以在紧要关头救人一命,他就一直随身揣着;出租车路边随停载客,其实并非有意对抗规则,不如绘制一张标明停车区的小卡片,方便司机的同时也降低交通隐患……
在中心区值勤要求高、压力大,更锻炼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那段时间,是孟昆玉从警以来接受过最大挑战的事情。对孟昆玉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要维持秩序确保十万人的游行队伍、一点五万的受阅部队和两千八百多辆的受阅车辆准时准点到达集结点位。“我们连续半个月都没有休息。作为全中国离五星红旗最近的警察之一,我太自豪了,我告诉自己承担这个任务,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孟昆玉说。
带着这份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初心,一路走来,他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全国公安机关爱民实践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尽管成绩骄人,但他认为自己很平凡。“从一线交警到党的__代表,你觉得有什么变化?”面对记者的提问,一如刚走上交通执勤岗位的答案,孟昆玉说:“不管身份如何变化,我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交通警察。”
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篇4】
孟昆玉觉得,要想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要务就是“在现场”。
一岗三小时,900多次指挥动作,上百次指路答疑。他当了21年的交警,大半的时间都在路上执勤站岗。在车流间伫立、观望、出手,他发现了各种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巧法子”。
他发现,行人横穿马路找交警问路不仅危险,还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于是制作多个路牌指引,问题迎刃而解;他发现,医院附近经常堵车,提出组建“生命绿色通道”来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一瓶小小的“速效救心丸”占不了自己衣兜多大地方,却可以在紧要关头救人一命,他就一直随身揣着;出租车路边随停载客,其实并非有意对抗规则,不如绘制一张标明停车区的小卡片,方便司机的同时也降低交通隐患……
哪怕后来随着职务调整,站岗执勤的机会少了,他也总是到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那里,有他想发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策略。
党的__代表、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中心区交通支队支队长孟昆玉,从车水马龙的大街走进人民大会堂,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人民服务,为基层发声,让所有交通参与者感受到交通治理和管理的力度与温度。
10月16日上午,孟昆玉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__报告,这让他感到振奋。他说,今后工作中,他将进一步坚定自信、增强主动、守正创新、勇毅前行,坚持以民意为主导,做到源头治理,安全宣传、科技赋能、执法攻坚,深入推进交通治理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的交通秩序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获得感。
基本功
孟昆玉第一次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帅”。
那是2009年夏天,几名大学生拍下他在路口执勤的画面,黑色警服、亮色马甲,腰间别着传呼机,姿态帅气利落,动作娴熟标准。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孟昆玉火了,被称为“京城最美交警”,媒体采访纷至沓来,他甚至还上了《新闻联播》。这段经历满足了当时28岁孟昆玉的小虚荣心,他有空还会上网搜搜自己的名字,对着“粉丝”留言偷着乐。
其实,走红时孟昆玉已经扎在和平门路口8年了,这里距离天安门广场仅1公里。执勤时,一个信号灯周期内他要打手势25到30次,一班岗三个小时,他就要打上900多次手势。这是他再日常不过的工作,欣喜之余他也有点意外,“(站岗打手势)这不是我们做交警的基本功么。”
练成这么扎实的基本功,孟昆玉受一个人影响很深。2001年刚参加工作,他就被安排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当时膜拜的“大神”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苏俊栓,“他的指挥手势真是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我特别仰慕,就向他讨教方法。”
苏俊栓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孟昆玉回忆,当时自己稚嫩、内向,也有大把的时间,一板一眼照着教科书多练、多用,这笨办法也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在前宣武交通支队副支队长韩志勇眼里,孟昆玉特别勤奋、敬业,“任何时间接受任何任务,他的回复总是‘好的,没问题,放心。’”
想办法
出名后的生活“热闹”了很多。有“粉丝”来找他合影签名,还有司机违章被拦停后不恼火反而兴奋,“呦,最帅交警。”许多市民对交通管理有意见,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干脆来找孟昆玉。后来他有了揣着小本子上班的习惯,把大家反映的情况或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然后整理出来上报给大队。
这种问题意识,年轻的孟昆玉早就有,而且,他是一个善于去主动解决问题的人。
刚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没多久,他就发现随着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便向正在路口中间执勤的交警问路。“一天下来问路的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他有时抬手给行人指路,引起了司机的误解,差点停车或是转弯。
于是孟昆玉想了个办法,他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
类似的情况还有,地铁站沿途禁止出租车停靠,但还是有司机停车揽客,造成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个问题,孟昆玉上下班途中把附近出租车停靠点在地图上标示了出来,然后印制了名片大小的出租车停靠站示意图,在每次执法的时候向被处罚的出租车司机递上卡片。
通过各种“巧法子”,他站岗那几年,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还有一次,孟昆玉在天宁寺桥附近执勤时,一名中年男子求助,孩子被烫伤急需到北京儿童医院,但路太堵过不去,希望交警帮忙。报告、请示、驾车、开道,4分钟后,孟昆玉把送孩子的车引导到了医院门前。
这件事引起了孟昆玉的思考,附近有很多医院,如果没有一条“生命绿色通道”,也许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经过调查分析,在他的建议下,以警区管界为基础,队里建起了通往儿童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急救车出发前预告、沿途交警跟踪护航,为危重病人提供了抢救时间。
2006年,一次执勤中,孟昆玉接到求助电话,一名心脏病突发的患者,需要警车开道送到阜外医院。这件事后,孟昆玉想到,心脏病突发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自己随身携带了“速效救心丸”,是不是就可以在危急时刻派上用场。于是,自那以后,这小药丸就被他装进了衣兜。
没过多久,药果然派上了用场。
一辆公交车在马路中间突然停车,正在执勤的孟昆玉和同事赶紧过去询问,发现一位中年妇女躺在地上,说心脏不好受,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孟昆玉从兜里拿出救心丸给她服下,最终化险为夷。同事后来问他,“你是不是自己有心脏病,怎么身上还带着这种药呢?”他嘿嘿一乐,“救急”。
在现场
2014年,孟昆玉调到了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正式开始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五中队管辖范围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及长安街,重大国事以及外事活动特别多。为此,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完善疏导措施,实现了各项重大活动交通疏导“零失误、零差错”。
一年365天,每天两次,五中队还要守护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为升降旗仪式做好交通保障,起三更、睡半夜成了他那时生活的常态。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为做好管界区域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他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巡检。2019年8月,孟昆玉又成为中心区交通支队副支队长,正值国庆前夕,他连续2个月吃住在单位,昔日热搜上的帅小伙,黑眼圈快要耷拉到地上。
“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继续发扬而且势头更猛,对此,孟昆玉有自己的诀窍,那就是“在现场”。
2021年10月,一纸调令让孟昆玉到昌平区交通支队担任支队长。接到命令的当晚,昌平区发生了一起有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孟昆玉马上开了70多公里车直奔现场。勘察痕迹,分析原因,交通事故虽然都是偶发意外,但每一起事故里都可以找出隐患——路况不好?画线标志不明?恶劣天气?司机误操作?孟昆玉说,所有问题只有在第一现场才能找到答案。
发现隐患是第一步,治理紧随其后,他笃定,“重大交通事故一定是可防可控的。”昌平区的交通情况复杂,有山区、有高速、有城乡接合部、有旅游景区,重大交通事故中涉及渣土车、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酒驾的居多,这里的工作可不比城区轻松。
经过调查分析,孟昆玉和同事发现,渣土车交通事故集中在闯红灯、逆行、超速、超载等违规驾驶方面,自2021年底开始,他们加大上述情况的整治力度,排查出昌平区在册的1200多辆渣土车,安装动态监督系统。针对右转亡人事故多发的特点,他们排查12处路口,施画路口指示标线,联合相关部门安装渣土车右侧补盲探头设备,避免盲区看不到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引发重大事故。
通过一年的工作,昌平区重大交通事故数量、伤亡人员数量实现双下降。“每降低一起交通事故发生率,每减少一个伤亡人员,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孟昆玉说。
“十一”前夕,孟昆玉又被调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担任支队长,他立即投身到国庆交通保障工作中。从一线执勤的“京城最美交警”,到交通支队的支队长,再到党的__代表,孟昆玉说,不管身份如何变化,“我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交警。”
北京交警孟昆玉《榜样7》事迹【篇5】
孟昆玉第一次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帅”。
那是2009年夏天,几名大学生拍下他在路口执勤的画面,黑色警服、亮色马甲,腰间别着传呼机,姿态帅气利落,动作娴熟标准。视频被传到网上后,孟昆玉火了,被称为“京城最美交警”,媒体采访纷至沓来,他甚至还上了《新闻联播》。这段经历满足了当时28岁孟昆玉的小虚荣心,他有空还会上网搜搜自己的名字,对着“粉丝”留言偷着乐。
其实,走红时孟昆玉已经扎在和平门路口8年了,这里距离天安门广场仅1公里。执勤时,一个信号灯周期内他要打手势25到30次,一班岗三个小时,他就要打上900多次手势。这是他再日常不过的工作,欣喜之余他也有点意外,“(站岗打手势)这不是我们做交警的基本功么。”
练成这么扎实的基本功,孟昆玉受一个人影响很深。2001年刚参加工作,他就被安排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当时膜拜的“大神”是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苏俊栓,“他的指挥手势真是透着一股精气神儿,我特别仰慕,就向他讨教方法。”
苏俊栓的一句话令他印象深刻,“站岗打手势是交警的基本功,练好了是一辈子的事,练不好也是一辈子的事。”孟昆玉回忆,当时自己稚嫩、内向,也有大把的时间,一板一眼照着教科书多练、多用,这笨办法也就成了最好的办法。
在前宣武交通支队副支队长韩志勇眼里,孟昆玉特别勤奋、敬业,“任何时间接受任何任务,他的回复总是‘好的,没问题,放心。’”
想办法
出名后的生活“热闹”了很多。有“粉丝”来找他合影签名,还有司机违章被拦停后不恼火反而兴奋,“呦,最帅交警。”许多市民对交通管理有意见,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干脆来找孟昆玉。后来他有了揣着小本子上班的习惯,把大家反映的情况或提出的建议记录下来,然后整理出来上报给大队。
这种问题意识,年轻的孟昆玉早就有,而且,他是一个善于去主动解决问题的人。
刚在和平门路口站岗执勤没多久,他就发现随着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很多乘客找不到车站,便向正在路口中间执勤的交警问路。“一天下来问路的能有上百人,行人横穿马路不仅降低了路口的通行率,而且非常危险。”他有时抬手给行人指路,引起了司机的误解,差点停车或是转弯。
于是孟昆玉想了个办法,他和同事制作了4块公交线路指路牌,分别立在路口的四个方向,大大方便了群众。
类似的情况还有,地铁站沿途禁止出租车停靠,但还是有司机停车揽客,造成交通拥堵。为解决这个问题,孟昆玉上下班途中把附近出租车停靠点在地图上标示了出来,然后印制了名片大小的出租车停靠站示意图,在每次执法的时候向被处罚的出租车司机递上卡片。
通过各种“巧法子”,他站岗那几年,和平门路口的通行能力提高了近15%。
曾经在长安街上指挥交通的孟昆玉
还有一次,孟昆玉在天宁寺桥附近执勤时,一名中年男子求助,孩子被烫伤急需到北京儿童医院,但路太堵过不去,希望交警帮忙。报告、请示、驾车、开道,4分钟后,孟昆玉把送孩子的车引导到了医院门前。
这件事引起了孟昆玉的思考,附近有很多医院,如果没有一条“生命绿色通道”,也许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情。经过调查分析,在他的建议下,以警区管界为基础,队里建起了通往儿童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人民医院等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保障组,急救车出发前预告、沿途交警跟踪护航,为危重病人提供了抢救时间。
2006年,一次执勤中,孟昆玉接到求助电话,一名心脏病突发的患者,需要警车开道送到阜外医院。这件事后,孟昆玉想到,心脏病突发的情况并不罕见,如果自己随身携带了“速效救心丸”,是不是就可以在危急时刻派上用场。于是,自那以后,这小药丸就被他装进了衣兜。
没过多久,药果然派上了用场。
一辆公交车在马路中间突然停车,正在执勤的孟昆玉和同事赶紧过去询问,发现一位中年妇女躺在地上,说心脏不好受,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孟昆玉从兜里拿出救心丸给她服下,最终化险为夷。同事后来问他,“你是不是自己有心脏病,怎么身上还带着这种药呢?”他嘿嘿一乐,“救急”。
在现场
2014年,孟昆玉调到了中心区交通支队五中队任中队长,正式开始走上基层领导岗位。五中队管辖范围包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及长安街,重大国事以及外事活动特别多。为此,孟昆玉带领中队民警徒步测算长安街一线距离,绘制“岗位说明书”,完善疏导措施,实现了各项重大活动交通疏导“零失误、零差错”。
一年365天,每天两次,五中队还要守护五星红旗的朝升暮降,为升降旗仪式做好交通保障,起三更、睡半夜成了他那时生活的常态。
2016年,孟昆玉被任命为西城支队府右街大队大队长,为做好管界区域交通秩序维护工作,他组织专门力量开展24小时交叉式巡检。2019年8月,孟昆玉又成为中心区交通支队副支队长,正值国庆前夕,他连续2个月吃住在单位,昔日热搜上的帅小伙,黑眼圈快要耷拉到地上。
9月29日,孟昆玉在岗位上执勤,为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做准备
“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习惯继续发扬而且势头更猛,对此,孟昆玉有自己的诀窍,那就是“在现场”。
2021年10月,一纸调令让孟昆玉到昌平区交通支队担任支队长。接到命令的当晚,昌平区发生了一起有人员伤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孟昆玉马上开了70多公里车直奔现场。勘察痕迹,分析原因,交通事故虽然都是偶发意外,但每一起事故里都可以找出隐患——路况不好?画线标志不明?恶劣天气?司机误操作?孟昆玉说,所有问题只有在第一现场才能找到答案。
发现隐患是第一步,治理紧随其后,他笃定,“重大交通事故一定是可防可控的。”昌平区的交通情况复杂,有山区、有高速、有城乡接合部、有旅游景区,重大交通事故中涉及渣土车、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酒驾的居多,这里的工作可不比城区轻松。
经过调查分析,孟昆玉和同事发现,渣土车交通事故集中在闯红灯、逆行、超速、超载等违规驾驶方面,自2021年底开始,他们加大上述情况的整治力度,排查出昌平区在册的1200多辆渣土车,安装动态监督系统。针对右转亡人事故多发的特点,他们排查12处路口,施画路口指示标线,联合相关部门安装渣土车右侧补盲探头设备,避免盲区看不到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引发重大事故。
通过一年的工作,昌平区重大交通事故数量、伤亡人员数量实现双下降。“每降低一起交通事故发生率,每减少一个伤亡人员,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孟昆玉说。
今年“十一”前夕,孟昆玉又被调回到中心区交通支队担任支队长,他立即投身到国庆交通保障工作中。从一线执勤的“京城最美交警”,到交通支队的支队长,孟昆玉说,不管身份如何变化,“我还是那个为人民服务的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