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 典型事迹 > 烈士事迹 >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5篇)-凯发k8国际

时间: 金浪 烈士事迹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5篇)

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篇1

英雄是我们对于那些在我们心里有着崇高地位的人的称呼。说到英雄,大家心里最先想起的是谁,精忠报国的岳飞,还是慷慨就义的刘胡兰......其实不管是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国,他们用鲜血保卫国家,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有一颗爱国之心,就有为国家贡献自己力量的源泉。爱国者关心祖国的一举一动,如国际地位,国防高低,科技水平的发展。在祖国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能站出来,为国献身。在国家新政策出台时,他们毫不犹豫的实行;当自然灾害席卷国土时,他们不顾自我安危,贡献最多的力量;当奥运会上升起祖国国旗时,他们会热泪满面。不管什么时候,他们的一切都属于祖国,这样的人不该被视为英雄吗?

记得,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大批爱国者加入抗战队伍,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抗日英雄,比如杨靖宇。

杨靖宇在日军的围困中,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吞下棉花充饥,就算是这样,他也不背叛祖国,决不投降,他就这样牺牲在日军的乱枪之中。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正是一腔爱国之情支撑着他,英雄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在那个中国危在旦夕的时期正是像杨靖宇这样的爱国者有他们满腔的爱国热血,拯救祖国于水火之中,没有他们,中国将会怎样?他们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诗人秋瑾在《吊吴烈士樾》中写到“暴烈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这句话让我想到了许多“爱国已忘身”的英雄们。比如正处在边疆守护祖国领土的边防战士们;随时可能消失在火海中的消防战士们;不畏与恐怖势力抗争的武警部队。没有他们,祖国将会如何造乱,人们将不再安居乐业。这些爱国者是以自己的安危来换取祖国和人民的安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谓“英雄出少年”,我们就是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少年英雄。

这就是英雄,这就是一个爱国的英雄。在我心里,用鲜血保卫国家,换取国家安宁的人就是英雄,人们永远记得他,英雄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篇2

英雄,是历史巨人,更是人民心中的丰碑……

北京密云县,有一位英雄母亲。她的丈夫和6个孩子,全部为国捐躯。

这位伟大的母亲叫邓玉芬。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旺,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拯救自己。

当年6月,10团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9月,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毫不犹豫地又把三儿子送去了白河游击队。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无人区”斗争。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和许多山地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坚强的邓玉芬没有屈服。亲友们劝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开荒种地。

国难当头,人命如蝼蚁,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子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同年秋,二儿子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了家里。三儿子也下落不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春种秋收,做鞋做袜,照料伤员,她从不得闲。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战士们就是她的亲儿子!邓玉芬为了让伤员能多吃点儿,自己节衣缩食。家里养的几只老母鸡,鸡蛋却一个也舍不得给亲儿子吃,统统送给了伤病员。战士们都知道在密云的猪头岭有个邓妈妈。

1944年春,日伪军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围住猪头岭一带,一连折腾了7天7夜。小六儿跑丢了,她背着刚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她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儿子小六儿也被妈妈送去当兵。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男女老少齐动员。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是抗战时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篇3

楚怀王十一年,屈原由文学侍臣晋升为左徒。这职务相当高,仅次于楚国最高行政长官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副宰相。这时候,屈原才22岁。

屈原在楚国政坛的崛起,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提出,在楚宫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百姓拍手叫好,却引起了贵族势力的一片恐慌。因为屈原的政治主张特别是改革主张,跟楚国早年的改革家吴起有许多共同之处,对旧贵族势力显然不利,对楚国内部的亲秦派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两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令尹子椒、现后郑袖、上官大夫靳尚跟稍后的公子子兰。他们结成死党,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用恶语中伤屈原。

怀王虽然对屈原十分赏识,但他性格中的另一面却表现为孤傲自大,头脑简单,无一定主见。怀王经不起郑袖、靳尚一伙的挑唆,一气之下疏远了屈原,撤掉屈原左徒职务,任命他掌管王族三性事务,不让他参与国家大事。 从此屈原郁郁而行。

楚怀王三十三年屈原在政治上累遭挫折,眼见亲秦派已经得势,趁着怀子棂柩运回郢都,举国默哀致祭的机会,拼死揭露了那批祸国殃民的亲秦派的罪行,遭到更沉重的打击。他被流放了,标志着他的政治生涯的结束。

可以说屈原的一生都是个悲剧。他一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为何“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他把满腔愤怒化为诗歌。著《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作品20多篇,抒发了他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炽热感情。这些诗作如今万古流芳。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克楚国郢都,长期在洞庭湖流域过着流放生活的屈原,深知楚国大势已去,他绝无回天之力,只好以身殉国,于当年五月初月怀石投汩罗江而死,终年62岁。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一个爱国者的悲剧,一个改革家的悲剧,一个正义毁于邪恶的悲剧。纵观他的一生,作为一位政治家跟改革家,他失败了。他的理想跟事业永远为后人所惋惜。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以及文学家,他成功了。他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近代学者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中国文学史》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篇4

陈祥榕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喀喇昆仑戍边英雄陈祥榕生前的战斗宣言。

从小就有从军梦 要去最艰苦的地方

烈士陵园和陈祥榕的家相隔不远。每天早晨,陈祥榕的姐姐都会在家中,眺望烈士纪念碑,就像是姐弟间特殊的问候。

陈祥榕的家里人说到,他的房间一直保持着他入伍前的模样,在家人眼中,祥榕从小就是一个负责,乐观、坚强又孝顺的孩子,而且从小就有从军梦。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祥榕想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越来越坚定。不仅如此,他还想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当兵。

由于福建和新疆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家人一度担心陈祥榕能否适应。在选拔面试的过程中,陈祥榕的身体条件,未能成为首选,之后,祥榕坚持每天五点起来,坚持锻炼,功夫不负有人心,他最后一刻入选了新疆边防部队。

为祥榕送行 谁料到成了永别

出发前一晚,整个家族举办了一场欢送会,身着军装的陈祥榕成为了主角,可谁能料到,这一别便是永恒。因为遵守纪律,陈祥榕很少和家人提及部队的事情。但最后的一次通话,却让祥榕妈妈印象深刻。

陈祥榕妈妈说,“当时,祥榕说去山上,但信号不好,没有多聊,只是叫我放心”。

2020年5月初,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非法越线、率先挑衅,蓄意制造了加勒万河谷冲突。陈祥榕和战友紧急前出处置,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有人发现一名牺牲的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护住营长的姿势。这名战士,正是陈祥榕,他的生命定格在了19岁。

身为母亲,失去儿子的痛苦常人没有办法体会,可陈祥榕妈妈知道,当兵的目的就是保家卫国,军人在战场上就应该保持勇敢、无畏。

英雄故事在故乡流传 激励学生不断前行

现在,陈祥榕生前就读的屏城初级中学,教室的墙上挂着陈祥榕的图片,黑板报也是有关陈祥榕的故事。在这里,几乎所有中小学的开学第一课,都是有关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的事迹的爱国主义教育。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素有“红旗不倒县”之称。今年清明,屏南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被刻下了第163个名字,陈祥榕。这位在喀喇昆仑边仑边防线上的“00后”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

维护国家安全的人物事迹篇5

王焯冉(1996年-2020年6月),男,汉族 [13] ,河南省漯河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机步营战士,一等功臣,烈士。2016年,年轻的王焯冉走上边关。2020年6月,23岁的王焯冉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战友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2021年2月,中央军委给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这些英雄的边防官兵把青春、鲜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仑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王焯冉和战友马命等连夜渡河增援一线,第4次蹚河时有人被激流冲散,王焯冉和马命拼尽全力将3名战友推上岸,自己却被冻得几乎失去知觉。突然,王焯冉一只脚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缝中。危急时刻,他将马命猛地推向岸边:“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老娘!”马命获救了,王焯冉则永远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走上斗争一线前,王焯冉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个时候递交入党申请书,就是希望组织能在任务中考察自己,在斗争一线考察自己。”

3137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