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5篇-凯发k8国际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5篇
你知道哪些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事迹是描述先进对象具体做了什么内容的纪实性文体。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精选篇1
2021年1月4日,全国爱国拥军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同志勇救落入冰窟的儿童不幸牺牲,他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举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3月3日,中央宣传部追授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时代楷模”称号。拉齐尼·巴依卡同志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坚定推动者,是全国人大代表忠诚履职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忠诚奉献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双拥战线涌现出来的重大典型。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拉齐尼·巴依卡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他的崇高精神。
拉齐尼·巴依卡,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79年4月生,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护边员,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5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2016年4月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2017年9月被评为“自治区道德模范”;2017年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被评定为烈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祖孙三代接力戍边,赓续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
位于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塔吉克族自治县,这里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公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热土的塔吉克族,一出生就与牦牛为伴,常年奔波在冰河雪峰间,熟悉这里的高山和沟壑,是名副其实的“活地图”。拉齐尼·巴依卡与祖父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代代接力传承爱国拥军优良传统,累计为边防官兵担任义务向导71年,足迹遍布了他们守护的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岗。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正式成立。“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被称为“死亡之谷”。连队负责巡逻的吾甫浪沟是中巴边境一条重要通道,官兵在沟里巡逻一趟,要翻越8座海拔 5000米以上的达坂,还要80多次蹚过刺骨的冰河。至今,这里仍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乘牦牛巡逻的边境线。
得知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要巡逻吾甫浪沟后,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主动请缨当向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从此,“不能让界碑移动哪怕1毫米!”这句话,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记了一辈子,他要求子孙们也要谨记在心、代代相传。1972年8月,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年迈走不动了,20岁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随即加入护边员队伍,继续担负义务向导的任务,一干就是32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在远程巡逻期间,双亲先后病逝,妻子因难产不幸离世。2004年,被高原风霜雨雪摧垮了身体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最后一次巡逻吾甫浪沟,他把详细标注着这条沟的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卫野狼方法的“巡逻图”交给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将爱国拥军、戍边向导的光荣使命再次传递给了下一代。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拉齐尼·巴依卡泪流满面,从此,他像祖父、父亲一样守边护边,和千千万万爱国爱疆、守边护边的群众和边防战士一起,筑起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钢铁长城。
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守边的动人故事在帕米尔高原早已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亲切地称赞为在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2021年1月5日,在拉齐尼·巴依卡的追悼会上,他9岁的儿子拉丁·拉齐尼抱着父亲的遗像一边流泪一边说:“爸爸走了,我还在,等长大后,我要和他一样当护边员。”
二、“死亡之谷”无畏无惧,铸就帕米尔高原鱼水深情
拉齐尼·巴依卡12岁开始跟随父亲巡逻,在爷爷巡边故事的熏陶、父亲戍边生活的感染和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的注视中长大。他总觉得自己身上流淌着卫国戍边的血液,也萌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2001年底,拉齐尼·巴依卡被父亲送到部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边防战士。在部队,他爱军精武、恪尽职守,不怕吃苦、勇于争先,经常利用晚上时间读书学习、加班训练,五公里武装拉练打破所在武警支队纪录,参加全疆武警边防系统大比武成绩名列前茅。两年的军旅生活升华了他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更加坚定了他巡边戍边的信念。
退役后,拉齐尼·巴依卡立即加入护边员队伍,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给边防官兵做起了巡逻向导。巡边路上,他每次都走在最前面探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帮助边防官兵指引方向、化险为夷。2004年9月,拉齐尼·巴依卡第一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参加吾甫浪沟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官兵冷得直打哆嗦。他想起父亲教过的方法,把15头牦牛聚集在一起形成一道“挡风墙”,官兵们紧紧靠着牦牛身子度过了一夜。第二天,队伍到达铁干里克又遇见山体滑坡,七八十度的陡坡,异常艰险。在不停地有碎石块滑落的情况下,拉齐尼·巴依卡不顾个人安危,只身前往悬崖峭壁上探路。突然,一块碎石片砸在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拉齐尼·巴依卡强忍剧痛,历经2个小时,终于探出一条比较安全的道路,带领官兵们顺利通过。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卡和官兵们在巡逻途中突遇暴雪,战士裴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掉进了一个雪洞里,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巴依卡立即示意大家保持镇静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战士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因为长时间在雪中,拉齐尼·巴依卡被冻得不省人事,经过县医院三个小时的抢救才挽回性命。伤势刚愈,他又带着牦牛踏上巡边路。2013年9月,巡逻小队经过乱石滩断崖时发生山体滑坡,曾经的标记和路都消失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拉齐尼·巴依卡主动请缨,只身前往峭壁探路,不料山上落石将他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巴依卡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却坚决拒绝:“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
拉齐尼·巴依卡把卫国护边当作崇高事业和毕生追求,16年如一日守卫在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每年巡边10多次、行程1500多公里,每次都要冒着生命危险翻越雪山达坂、蹚过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家里随他巡边的牦牛累死了7头,自己身上大大小小负伤多处。“只要大叔在,心里就踏实。”这是边防官兵们眼中的拉齐尼·巴依卡,他属于帕米尔高原,他熟悉喀喇昆仑,是真正的“帕米尔雄鹰”。
三、爱民为民无私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使命
乐于助人是拉齐尼·巴依卡一贯的本色和追求。一年冬天,提孜那甫乡突降暴风雪,积雪半米多深。60多岁的牧民尼亚丁被困在海拔3200多米的山口。拉齐尼·巴依卡闻讯后立即招呼3名村干部,携带急救用品骑马赶往事发地,经过两个多小时跛涉终于将奄奄一息的尼亚丁救出。把老人送回家后拉齐尼·巴依卡不辞而别,尼亚丁抹着眼泪说:“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好的人。”这样的故事,在拉齐尼·巴依卡巡边护边的生涯中还有很多。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更好履行职责,他经常到牧民家走访,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不足3年,就围绕群众所难所盼提交建议、议案12件,把祖国边境线上的声音带到全国“___”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神圣使命。___结束后,他还主动宣讲___精神,把党和国家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线。
2019年,因长期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从事高强度工作,拉齐尼·巴依卡的心脏出了问题,做了心脏搭桥手术,但是他不愿“退役”在家,一如既往为人民服务。2020年4月,拉齐尼·巴依卡经乡党委考察进入提孜那甫村村“两委”班子,他充分利用熟悉本村情况及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等优势,积极带动全村拥军戍边,得到广大农牧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_____发生后,拉齐尼·巴依卡每天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不分昼夜给乡亲们运送各种生活物资。他通过微信建立了困难互助群,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在群里询问大家的需求,一字不落地做好记录,准备妥当后马上挨家挨户送去,最大限度服务农牧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为做好春耕备耕,拉齐尼·巴依卡主动组织农牧民维修了十几公里的水渠和闸口。高原寒冬,水闸口还结着厚厚的冰,拉齐尼·巴依卡带头下到冰冷刺骨的水渠内,将冻住水闸口的冰块击碎,修复了破损的渠道,有效保障了农耕备水。
2021年1月4日13时55分许,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教师陈晓琴之子刘晏骞,在喀什大学新泉校区人工湖不慎落水。在该校学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准备前往食堂打饭路过新泉湖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救救孩子!”,他俩循声而去,只见湖中央的冰窟中有个身影在挣扎,一旁有人在焦急求救。十万火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犹豫,飞奔而去,第一个冲上冰面营救落水儿童,冰层突然破裂,拉齐尼·巴依卡奋力用双手托起孩子直到被救起,自己却沉入水中不幸牺牲,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生前,拉齐尼·巴依卡常说这句话,他把铮铮誓言写在内心深处,用青春热血守护祖国山河,用无惧无畏守护战友群众。英雄虽逝,精神永存。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将会永远传颂在帕米尔高原的天地之间,传颂在共和国西陲千里的边防线上,激励广大军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拥军、爱民奉献,同心协力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事业。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精选篇2
神秘的帕米尔高原,处处暗藏杀机。但无论多苦多险,都阻止不了戍边官兵和护边员前进的脚步。
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的目的地是中巴边境的一条重要通道——号称“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吾甫浪沟地势险峻,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巡逻的边境线,往返一次要花3个月。路上,巡逻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达坂,需蹚过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熟悉当地地形的人作向导,巡逻队根本寸步难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沟巡逻时,拉齐尼·巴依卡担任向导,不料队伍中途突遇山体滑坡。“那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战士普合毛回忆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断滑落,一块石头击中拉齐尼·巴依卡的额头,鲜血直流。强忍剧痛,拉齐尼·巴依卡继续探路2个小时,终于找到一条石壁路,确保官兵们安全通过。
戍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拉齐尼·巴依卡却始终坚守。他生前曾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边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他是英雄!他的足迹遍布了帕米尔。” 上士刘宗鑫一字一句认真地说。接着,他讲述了一个拉齐尼·巴依卡与牦牛之间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铭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逻中,一头白牦牛踩进水中的石缝里,腿拔不出来,因用力过猛,腿骨折断了。这位‘战士’已不能继续同行。我们真伤心啊,全都流下了眼泪。”
刘宗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边防,牦牛就像我们无言的战友,同样亲密无间。面对受伤的牦牛,拉齐尼·巴依卡给它打针、敷药、喂料,但它还是站不起来。他抱着白牦牛失声痛哭,这头通人性的牦牛流着泪,不停地用头蹭着拉齐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齐尼·巴依卡抚摩着牦牛的头无奈地说:‘实在没有办法带你回家了,等你伤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来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边,边哭边回头,期待白牦牛能好起来,因为它认得回家的路。可当我们巡逻返回再次路过那里时,这头白牦牛已经变成了一堆尸骨……”
视频中,刘宗鑫无意中哼起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怀念战友》,哼着、哼着,便哽咽了,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精选篇3
爱国戍边,忠诚奉献,他无怨无悔;冰湖救人,见义勇为,他以生命护卫生命。“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感人事迹日前经中央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后,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引起强烈反响。连日来,广大官兵学事迹、写体会、谈感受,表示要积极投身强国强军实践,用扎实工作和艰苦奋斗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雄鹰折翅,精神永驻高原。初春,帕米尔高原寒风依旧,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像往常一样踏上巡逻路。冰峰脚下,他们以特有的方式纪念逝去的战友——拉齐尼大叔。拉齐尼是南疆地区优秀的护边员代表。南疆军区部队掀起学习拉齐尼热潮,官兵表示:“宁丢生命、不失寸土。”驻守在喀喇昆仑腹地的新疆军区某合成团,第一时间组织官兵开展党小组主题活动。他们对着国旗宣誓:“坚决守护好祖国边防线,誓死捍卫国家尊严和每一寸国土!”收听收看拉齐尼事迹后,正在高原驻训的“进藏先遣英雄连”官兵誓言要像拉齐尼一样,无怨无悔卫国戍边。雪域高原,界碑无言,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连官兵又一次踏雪出征,同行的还有吉汝村的民兵们。民兵排排长噶罗布说:“我们要以拉齐尼为榜样,和解放军一起守好家乡、护好边防。”
致敬英雄壮举,立足岗位接续奋斗。拉齐尼对党、对人民深沉的爱和炽热的情无声感召着广大年轻官兵。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第73集团军某旅、第78集团军某陆航旅、驻疆某综合仓库官兵纷纷表示,作为____________革命军人,要用实际行动传承英雄精神,用忠诚和热血守望和平安宁。郑州联勤保障中心某基地保障队上士刘猛说:“我们崇敬像拉齐尼这样的勇士。”武警江西总队九江支队官兵常年担负水面巡逻和九江长江大桥的守护任务,他们表示,从艰苦的高原边防到宽广的大江大河,虽然守护的地方不同,岗位不同,但卫国为民的决心和行动是一样的。在第80集团军某旅“学时代楷模精神,做____________的奋斗者”主题演讲比赛中,摩步五连中士冀鹏深情讲述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卫边境的故事,引发大家强烈共鸣。连日来,该旅实弹射击等重难点课目接续展开,官兵训练热情高涨。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奋进。拉齐尼扎根高原、忠诚奉献的精神,化作官兵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南国密林细雨霏霏,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阵地剑指苍穹。“导弹发射先锋营”二级军士长、一等功臣何贤达在发射架下说:“拉齐尼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____________的火箭军官兵,我们一定将手中武器练到极致、用到极致,无愧于时代赋予的使命重托。”武警张家口支队崇礼中队中队长解浩磊,正带领官兵紧张备战冬奥会安保任务,他说:“拉齐尼的英雄壮举让我们感动,更传递给我们力量。”北京卫戍区“老虎团”某连下士肖佳奇刚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他表示要以拉齐尼为榜样,在国家需要时冲锋在前,在百姓需要时挺身而出,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精选篇4
2019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
今年40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从2005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英雄事迹精选篇5
连日来,各级新闻媒体报道共产党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为解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后,喀什地区掀起了向“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学习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大力弘扬拉齐尼·巴依卡忠诚正直、谦逊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恪尽职守、扎扎实实干好各项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___周年献礼。
1月11日,在疏附县兰干镇喀拉古勒萨依村,认真观看了央视新闻对拉奇尼·巴依卡的相关报道,再次被他舍己救人、爱国戍边的事迹所感动。“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榜样,坚守为民情怀,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英雄已去,浩气长存。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壮举在寒冷的冬日,给了人们太多感动和无限怀念。连日来,英吉沙县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向不幸遇难的拉齐尼·巴依卡致以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的铮铮誓言让英吉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艾力哈尔江·多来提备受鼓舞,他说:“拉齐尼·巴依卡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拉齐尼·巴依卡同志为标杆,认真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扎根群众、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真抓实干,认真履职尽责。”
1月11日,伽师县团委组织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通过线上会议学习了拉齐尼·巴依卡的英雄事迹,并号召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以拉齐尼·巴依卡为榜样,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将榜样精神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大家纷纷表示,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不断开创志愿服务工作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