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5篇)-凯发k8国际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5篇)
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你是否在寻找“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篇1
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我的家是和睦幸福的三口之家:爱人和我,还有一个女儿,今年13岁,在江南中学读书。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却感到温馨幸福。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一直以来我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工作任劳任怨,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从参加工作来就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是繁重且琐碎的,而我却深深投入其中,没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也知道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二、勤俭持家,互敬互爱。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女儿在很小时,我们就教育她保护环境意识。每次上街女儿吃完东西会将垃圾收拾整理好后,扔进垃圾箱。为保护环境我们家庭力行低碳生活:出行选择公交车或步行,减少出租车。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读书时,我为了让爱人和孩子能在上班之前吃上早餐,我每天6:30就起来煮稀饭和两个鸡蛋给爱人和孩子吃,争取在孩子和爱人起床后马上吃上早餐。现在孩子上初中了,但每天我还在坚持煮早餐给爱人吃。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全家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生活有滋有乐。我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热爱家庭的本能,把这个家庭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知道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在生活中我们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每到周末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交流思想,谈笑风生,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一起散步,一起出游,有争吵,有欢笑,共同的生活让我们心贴得更近,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我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我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我们夫妻双方父母都不在身边跟我们住。有一次,我婆婆血压突然升得很高,情况十分紧急,家里人她送到崇左市人民医院急救,病情才得到了控制。婆婆住院10多天,我每天早上6点中就起床煮玉米粥,再炒清淡的青菜送到医院给她。因为婆婆从农村来吃惯家里的玉米粥,在加上高血压,只能吃清淡的菜,医院的饭菜她吃不下。所以每天我送饭菜到医院时都是7点中左右。跟婆婆同一病房的老人看见我一大清早都能送东西给婆婆吃,都夸我能干、有孝心。我们平时对老人照顾很少,我们只能在经济上多给老人给予补偿,每逢寒暑假期我们都会回家探望老人,尽可能多陪老人,尽我们做为子女的孝心。我和爱人一起努力,让家里老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
四、言传身教,育子有方。
马克思说:“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应不断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努力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懂得诚实诚信、孝敬老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在我的教育带动下,女儿变得懂事了,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关心老人了。每到节假日女儿都主动说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邻居也经常夸女儿懂事乖巧,是个爱学习,积极上进的孩子。虽然家离女儿学校不远,但平时女儿都打电话回家关心家里的情况,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等等。我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没有同意她在自家——民族中学读书,而是让她到江南中学读书。我时时关心女儿沿着正道走,勉励女儿勤奋刻苦学习,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女儿的成长状况。
十几年来,我们的家庭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但我知道“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就应该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只有每个家庭都和睦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篇2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张继微与陌生的他见面了,那是一种羞涩而陌生的感觉,在他的面前,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而他(戴超)却羞涩地倾听着。张继微面带微笑轻轻地说:“我的家乡很远,母亲身体不好,看病欠了很多钱,还有家里的房贷十几万要还!你的条件不错,应该可以找一个更合适你的人,而我……”张继微的善良腼腆令戴超充满了继续探研的期待:“其实……其实我们可以从朋友做起。”说话间内向的戴超已经涨红了脸!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戴超牵起了她的手,拜见了双方的父母,确定了恋爱关系,不久后两个人步入了婚姻殿堂。
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们,为了不让双方父母多花钱,一切从俭,家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台电视机,婚后两人开始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办了个补习班,虽然收入微薄,但两人还是相互扶持着往下走,由于劳累张继微病倒了,戴超独自坚持着经营。出院不久之后由于劳累,饮食不规律,张继微胃出血再次住院,戴超一边照顾爱人,一边经营补习班,其中的艰辛不言而说,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四年风风雨雨,互敬互爱,孝顺老人,张继微总笑着说:“感谢公婆为我生了这样的好老公!”
随着时间的变迁,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还清了房贷,还先后买了两辆车,日子好过了,他们的目标没有落在挣钱上,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得为社会做点贡献才对!于是夫妻俩一商量,开始了二次创业,2013 年注册了“浦口区爱心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他们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为社区的老人和儿童做服务,买玩具和康复仪器,当时他们的行为招来很多人的费解,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什么拿去补贴别人,为他人服务?然而夫妻俩依然我行我素,用自己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执著,这一对80 后的小夫妻树立了新一代的创业者形象。
一路风雨,一路扶持,爱的路上再现靓丽彩虹,在阳光的暖暖里,呈现了爱的奉献,敢于用青春直面人生的人,愿你们一生平安!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篇3
吕__,70岁,是馨园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她家住鑫佳路,邻居们都称赞吕__家庭是真正的绿色之家。
一、从生活点滴,厉行节约
吕__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充分发挥了旧物利用。她家的清洁工具拖布从来不买,都是用纯棉的旧衣物改的,她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强,比买的好使多了。做的多了,吕__就经常把它送给邻居使用。在她的家中,生活中的小窍门很多很多,看起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她就能把它变得有价值,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污染。
她家的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厨房用水,她家的淘米水和洗菜用剩的水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她家用干净器具把水接起来清洗衣物或其他物件,洗完衣物的水用来浇花。厕所用水一般都是把各种用剩的水储起来冲洗厕所或拖把,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的有价值。在生活细节上,她也十分注意方法。外出购物买菜一般自带购物袋,不用一次性筷碗。家用照明电全部使用节能灯,并且出门养成随手关掉水电开关的习惯。虽说孩子现已成家立业,但她经常言传身教地教育子孙不要铺张浪费积极参与节能低碳活动。
二、变废为宝,美化家庭环境
变废为宝是吕__的生活理念。她利用很多废旧物自制了多种蓄水用具。走进吕__家的院子,多种花草枝繁叶茂随风摇曳,散发出不同的清香。自制的蓄水用具有玻璃制作的,铁皮制作的,坏旧的陶瓷缸制作的等等,一到雨季就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观,这是收集自然雨水的最好途径。吕__种花养草一般都引用自然肥料,淘米水发酵,鸡蛋壳捣碎,家禽粪类回收等等。既废旧利用节约了资源又美化了环境。吕__家种养的花草根雕每年都迎来了各方爱好者观赏借鉴。
吕__家中的每一个家电的选择也都从节能、省电等入手,在家庭中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提倡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低碳环保理念,用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履行环保承诺。向社区居民及周围同事、亲朋好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从而达到践行节能减排行动,树立环保理念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
三、倡导健康文明,引领时尚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吕__总是要求家庭成员,要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吕__家庭陈设古朴简单,干净整洁,通风采光。虽说他们都有退休工资,生活还算不错,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用她的话说;并不是我们吝啬小气,舍不得花钱,水是一切生命之源,若是地球上有一天没有水源,那么一切生命将会停止。我们要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吕__常说,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了人类一些懒惰思想的滋生。我们的天空不蓝水不清,森林被破坏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目前绿化和低碳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希望能用我的行动影响一大批居民朋友,并积极参与我们的行列,从点滴入手,科学生活成为现代节能家庭。全家人在她的带领下在读报看书看电视中增强环保意识,从思想上营造绿色氛围,形成节能环保人人有责的“绿色”意识。全家坚持绿色出行、在小事中注重节能减排,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平时在社区中主动宣传,争做节能环保的“绿色”使者,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在社区、邻居、亲友、同事、朋友间开展节能环保绿色宣传,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篇4
有人问:家是什么?我说,家是爱,家是温暖,家是港湾,家更是一种责任。因为有了温馨的家,生活中的每一天才会阳光灿烂。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我是一名教师,丈夫是一名医生。工作30多年来,我们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在工作中,我虚心好学,不断提升。本着对教育的那份赤诚,让我从师范生,到专科,再到本科,从一名普通教师到县师德标兵、竹海名师,从市教育先进个人、市骨干教师,再到省骨干教师、省教学名师。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每届成绩均名列前茅。看着学生一步步成长,一天天成才,一个个成功,那是我毕生最大的幸福。丈夫作为一名功能科医生,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工作,还肩负着培养年轻医生的责任。科室里的年轻人,他悉心指导,全县各乡镇医院的心电图医生,大多数都是他的徒弟。他不仅仅是工作忙,更是对职业的热爱,使他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工作中。
难怪儿子小时候的作文中写道:爸爸很难有一天能按时回家吃饭,常常半夜接到电话就立马冲向医院,节假日外出游玩,爸爸从来就没有和我们同行过。记得“非典”最紧张的时刻,我半开玩笑的劝他,保命要紧,把工作辞了,我们到乡下去避避风险。平时一向和善的他立马拉下脸来:“我是医生,我怎能离开我的岗位?”那一刻,我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多次得到上级的表彰,我觉得“宜宾市十佳卫生工作者”的称号当之无愧。
二、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母亲是家里的后勤部长,她勤俭、善良。因为父亲去世的早,我工作以后,母亲就和我一起生活。结婚生子后,她承包了做家务和带孩子的全部重担。老公对我妈比亲儿子还孝顺,嘘寒问暖,稍有不适,比我还紧张,常给母亲买吃的、穿的,帮着分担家务。假期里,我和儿子便陪着外婆出去玩,贵州、云南、广西、北京、上海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儿子十分孝顺,他读小学时,外婆腰椎骨折,躺在床上三个月不能动弹,儿子端茶、送水、喂饭,接大小便,帮外婆洗脚。前段时间听说外婆做手术,立马请假回来,日夜陪伴在外婆床前照顾,医生护士都夸他。读大学六年来,每周都要给外婆打电话。儿子很细心,每逢生日节假日,我们总能收到儿子的祝福和礼物。我姐妹家的两个孩子,读书一直在我家吃住,老公家的侄子读书,也住在我家帮他辅导。虽然很辛苦,一大家子倒也其乐融融。
三、夫妻恩爱,共同进步
人们常说,不吵不闹不是夫妻。生活中难免磕磕绊绊。我们在结婚时就立下了一个规矩,吵架时就事论事,只说眼前,不提过往。这条规矩陪伴着我们愉快度过了二十六年的婚姻生活。为了给家庭营造和谐的氛围,我们从不当着老人和孩子的面吵架。我的个性好强,老公总是让着我,可遇到激烈的问题,老公火气一上来,我立马退让。我们家从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孩子小时,我们陪着孩子晨练,孩子大了出去读书,我们也按时起床。我们坚持了14年的冬泳,周末和骑行队员骑自行车跑遍了的长宁的乡村公路,还有周边县的大小景点,我们一起去打中老年排球。一位球友对我说,最羡慕你有一个配合支持你的老公。我去林天勇校长那儿学书法,拜师周学渔学指画,老公不但支持我,还有空就接送加外行点评。我和老公也总会在生日的时候收到对方的惊喜。
四、乐于助人,见义勇为
一个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幸福的,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总是快乐的。骑游队里有一个小队员曾珠,父母亲靠做馒头为生,父亲突发主动脉夹层急重症,经济困难。老公得知,睡不着觉,连夜起草捐款倡议书发到群里,短短两天,就为患者募捐了三万多元。一次骑车途中,有位骑友刹车失控撞向护栏,当时满面鲜血,昏迷不醒。我们都吓坏了,老公毕竟是医生,一边叫我们打120,一边把伤者翻过身来,呼唤伤者无反应,未见呼吸,摸摸颈动脉,立刻做心肺复苏,按了几十下,才见伤者眼睛动了两下,终于醒过来了,为救护车的到来争取了最佳的救人时间。
我校一位学生得尿毒症急需筹钱,听我说捐了两百,马上掏出两百给对方老师,说表示点爱心。他联系的贫困户,送去衣物、棉被、粮油,有空就打电话关心。因为一年四季都在淯江河游泳,老公碰到过许多险情,他总是奋不顾身的跳下水去救人,先后救起过大学生、农民工、小学生、公务员。为此,他被县政府、市政府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我们学校有位过世老师的遗孀,八十八岁高龄,独自住在竹都公园旁的简易房里,儿女都在外打工。自从她老伴去世后,我就一直负责每个月去银行帮她取生活补贴,逢时过节前往看望,送去慰问品。儿子高中同学家庭困难,打球骨折不敢跟家人说,儿子让老公联系医生手术治疗,还帮忙付了部分医药费。一个农村同学,家里缺乏劳力,暑假里,儿子就约上其他同学帮忙打谷子。
我们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简单的父母,我们离最美家庭的标准还有距离。但是,我们家庭的每位成员都有着一颗平凡的爱心,我们互相帮助,互敬互爱,用自己最真诚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最美家庭模范夫妻事迹材料篇5
7月3日下午,送走这个学期的最后一批学生,胡黄应和石心爱坐在食堂的饭桌上算起了账。“还好!这个学期没有亏。”胡黄应满脸憨笑。
2007年,胡黄应夫妇放弃在北京每人年薪十几万的工作,回到家乡怀宁县茶岭镇,用多年打工的积蓄办起了怀宁县第一个“留守儿童爱心之家”。8年间,夫妻二人用仅能维持正常开支的收费,先后为1100多名留守儿童建起家的港湾。
2007年5月份,远在北京打工的夫妻二人因留守女儿的一封信,收拾行囊,回到孩子身边。她在媒体上看到一个退休老教师办留守儿童之家的新闻报道,受到了启发。“我带一个孩子也是带,两个也是带,为何不多带几个?”石心爱说。
办留守儿童爱心之家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两人拿出十几万元,租下206国道边的一个老村部,经过装修、购置物品,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家”。“一开始就没想过赚钱,我们想做一些民生的事。”胡黄应说。
一开始,爱心之家都是由石心爱一个人打理。这个能干的“妈妈”早上4点起床,给孩子们煮早饭,然后买菜、洗衣服、打扫卫生、洗碗,晚上还要督促孩子们看书、学习,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个孩子关灯睡了,她才去睡觉。对于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石心爱就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发现孩子生病立即送去医院治疗、精心护理。
2009年的冬天,因为长期劳累,正在给孩子们烧洗脚水的石心爱突发脑梗塞,这个铁打的“妈妈”倒下了。丈夫胡黄应接下了班。他请了两名工人,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坚持把“爱心之家”办下去。
胡黄应和石心爱也会像普通父母一样,吃孩子的剩饭剩菜;会为哪个孩子成绩突然滑坡而着急,请来辅导老师为他辅导;会把孩子的奖状贴满整面墙······
到目前为止,8年时间,在爱心之家生活的留守学生人数达到1100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学期80多人,不少孩子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他们中有些已经考入大学、有的出国留学、有的已经工作、还有的已经生了孩子。
“爱心之家”从原来每学期按150天收费1500元,收费只调整过一次,现在的收费是每学期2500元。平均下来,一个学生每天的生活费16元左右,这里包括住宿费、水电费、人工费、伙食费、电话费······
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他们先后投资安装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现在,他和妻子打工赚的二十多万元早已花光了。
去年冬天,因为学期时间比往常多半个月,胡黄应就亏了。“每天买菜这些花销都很大,亏了也没有办法,可我不能亏待孩子。”胡黄应说,虽然亏,他也没想过放弃。
被问及“爱心之家”还会办多久?胡黄应回答说,“只要有学生愿意来,我们都愿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