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8》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15篇-凯发k8国际
《榜样8》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15篇
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深受教育,见贤思齐。事迹感人,启迪灵魂,那么一起看看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怎么写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榜样8》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欢迎阅读!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
“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吴惠芳的不懈追求。
午后的永联小镇,一幢幢高楼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村民们搬着板凳、马扎围坐在楼道口聊起家常。“现在大家都住在楼里,小区对面是超市,各种商品要啥有啥,生活便利着呢。”79岁的村民王清峰话语里透着喜悦,“每个月村里给我发1000元生活补助,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尊老金、饭补,我这老头子一年就能拿1万多块钱,生活根本不用愁啦。”
这是永联村村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永联村用40多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近年来,依托永钢集团分红、店面租金收入、实体公司经营收入,永联村建立并完善了多项福利保障制度,让村民共享这片土地上的发展成果。
——为了让全村100多名年龄偏大、技能偏弱的村民实现就业,吴惠芳积极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江南农耕文化园等项目,促进村民增收就业。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城里人的优质教育,吴惠芳推动永联村投资超亿元,建成了设施一流的村小学,还在小学组建起管弦乐团。
——为了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吴惠芳积极争取南丰镇支持,筹资新建了占地面积5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64平方米的社区卫生院,与市中医院共建科室、共享资源,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医。
——为了让有创业能力、创业愿望的村民创业致富,吴惠芳推动建设农民创业园、美食一条街,同等条件下永联村民优先租赁,不仅带动了就业,而且让大家过上了更加富足的生活。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面对共同富裕这一课题,吴惠芳坚定地说:“村民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致富路上,一个村民都不能少!”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2
从部队回到农村,有着25年军龄的“老将”变成了“新兵”。
永联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村民超万人。乡村建设千头万绪,难度超乎想象。如何规划乡村建设?怎么才能把永联带上一个新高度?顶着压力,吴惠芳迎难而上。
25年的部队培养教育,磨炼了吴惠芳钢铁般的意志。2005年9月,刚来到永联村的他便进入了一种理论换装、知识更新的恶补状态——每天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学习农村政策法规知识,沉下心来,理清头绪,找准方向。
2005年10月,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吴惠芳从中敏锐地捕捉到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他带领班子成员,经过周密调查、共同谋划、七易其稿,并经全体村民集体审议后,最终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永联的意见,系统提出“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收入方式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标准。
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让永联人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为此,对照蓝图,吴惠芳指挥的第一场“硬仗”就是建设永联小镇。不到3年时间,永联小镇拔地而起,并配备了学校、医院、银行、商业街、污水处理厂等各类设施,原本散落在田间地头的3600多户人家,欢欢喜喜过上了配套齐全、生活便利的城镇化生活。
乡村要振兴,农村要现代化,最根本的是实现农民现代化。为了让村民的思想、习惯和素养同步提升,这些年来,吴惠芳带领大家修图书馆、建小戏楼、筑休闲广场……用文化滋养文明;创立“家庭文明奖”、建设爱心互助街、成立永联志愿者联合会……用爱心浇灌文明。在吴惠芳的带领下,永联村已经6次蝉联“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
如今,“永联实践”已经成为全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鲜活样本”,全国各地纷纷派人员前来“取经”,到永联参加学习培训的学员也纷纷赞叹:乡村振兴看永联,果然名不虚传!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3
随着全村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村企关系的理顺,以及城镇化公共管理服务的到位,农业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成为了我们新的追求目标。
2006年,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我们以每年每亩1300元(现调整为1500元)的土地流转费标准,将村民手中8000亩耕地的承包经营权统一流转到村集体,建立了苗木基地、粮食基地、果蔬基地以及水产养殖基地,成立了专业农业公司,彻底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09年,为响应国家“加速发展旅游休闲消费”“把旅游业作为消费的龙头”的号召,吴惠芳牵头布局乡村旅游,组建团队深入挖掘传统江南农耕文化,亲自谋划,按照“缩小比例的江南水乡、功能丰富的休闲农庄、农耕主题的文化走廊”建设理念,推动建设了占地500亩的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儿童游乐场、垂钓中心等功能齐全的旅游项目设施,并在永联小镇建成了停车场、宾馆、农家乐等特色旅游辅助设施,形成了以“一镇、一厅、一馆、一街”“三园”“五基地”为核心的永联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历经10余年建设,永联村基本形成了全域旅游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我们不仅形成了“永联豆腐”“永联米酒”“永联菜油”等一批具有永联特色的乡土品牌,更诞生了“天天鲜”“永联菜篮”“永联大米”等一批永联自主农业品牌。2015年,永联大米走出国门,亮相米兰世博会,被认证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指定用米”。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围绕“农”字做精做细,还要做优做强。为持续推进永联旅游产业发展,形成农业全产业融合,我们按照“五化”标准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历经10年建设发展,永联已基本形成了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的内生循环发展。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4
六月的江南,生机勃勃。江苏苏州下辖的张家港市永联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正放飞着新的梦想。
永联之美,美在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已经从一个传统的苏南农村,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小镇,是全国最接近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行政村之一。
说起村里的巨大变化,父老乡亲们纷纷表示:这一切,与村党委书记吴惠芳的辛苦和努力分不开。
17年前,吴惠芳怀揣“让乡亲们跟上时代步伐,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梦想,脱下军装,不要国家安置,毅然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17年来,这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带领全村百姓书写了乡村振兴的“永联答卷”。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5
农村是个"大课堂",走在全国前列的永联村,则肩负起"摸着石头过河"的使命。为探索建立适合城镇化乡村的治理模式,吴惠芳用了10年时间,分四步来解决这一根本制度问题。
第一步:集中居住。2006年,国家住建部在苏州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吴惠芳与班子成员通气之后,大刀阔斧的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3600户农户全部拆迁掉,将张家港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1000亩指标全部争取到永联,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并在小镇上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如今的永联人,住的都是大产权、红本子的商品房,在村里就能买菜、上学、治病。
第二步:服务下沉。村民集中居住之后,村域内居住人口也开始急剧上升。吴惠芳认为,农村城镇化既要有城镇化的基础设施,也要有城镇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此,他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陈述原因和建议,很快,得到了张家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09年,在永联成立了社会管理协调小组,把交警、城管、工商、卫生、消防等机构和执法人员派驻到永联,实现了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永联人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务。
第三步:村企分离。1998年和2000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转制时,永联村坚持给村集体留下了25%的股份,也给村民种下了一颗摇钱树。为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同时确保企业市场化经营,吴惠芳将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财务完全分开,村企两本账;管理班子分开,村企两套管理人马,两套薪酬体系。企业讲究的是效率优先,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经营,村里讲究的公正公平,按照自治组织条例治理,两者是纯粹的投资关系。
第四步:政经分离。永联村除了持有永钢集团25%股份的集体资本,还有300多个门面店的集体资产,8000亩耕地的集体土地,年可支配收入达1亿多元。同时,永联村有1万村民, 1万多外来人口,村委会管不了也管不好。吴惠芳决定推进政经分离:一是成立城镇化社区。2011年,永合社区正式成立,并选举社区居委会,直接隶属于南丰镇政府。二是成立永联村经济合作社。2013年,通过制定经济合作社章程,对10676名社员进行确权,并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由社员代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并聘请经营管理班子,确保集体资产、土地、资本保值增值。2017年,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员年人均福利分红近一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4.58万元。
吴惠芳深知要打开封闭的、熟人社会的乡村格局,实现有理、有节、有序的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通过10年"破"与"立",吴惠芳将永联村的治理体系基本构建完成:党建引领、区域协同、群众参与、依法办事。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吴惠芳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切实为百姓谋福利、带领群众共同富裕是老书记一生的追求,更是我回永联时的承诺。
为了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我们在全村实施农民集中居住时,没有采用常规的拆迁安置方式,而是尊重和维护农民家庭的存量资产,制定了拆归拆、分归分的办法,把货币形态的集体资产,公平地转化为家家户户的实物房产,让村民们合理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推进文化资源共享,2012年我们投资1亿元,高标准兴办永联小学,创办少年管弦乐队,让村民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小学教育,品味高雅艺术。同时,设立了养老尊老、助学奖学、生活补助等多项福利保障及二次分配机制,现在1100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平均获得村集体现金分红1万元。为进一步规范分配方式,兑现我们“十四五”末村民从村集体直接分配的收入翻番承诺,我们调整了福利分配模式、分配标准,方案于今年年初顺利通过表决。根据新的办法测算,2023年我们的村民福利分配总额将大幅增加。
我们把精神富足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并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文明家庭奖评选为切入点,创新开展评比活动。2015年,永联村成立社会文明建设联合会,从公厕文明、祭祀文明、交通文明等具体事情抓起,进一步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2019年,创新文明家庭奖评比办法,根据考核积分排名,颁发文明家庭标兵户、金质文明家庭户等荣誉奖牌。2021年,我们又开发了永联家庭数字信用系统,信用等级与家庭成员的权益待遇挂钩,推动文明创建达到更高层次。2022年,我们更是大抓乡村文化、文明建设,推进建设永联文体生活馆,楼上楼下6000多平方米,篮球、游泳馆、台球馆、拔河馆、舞蹈房等一应俱全;推进建设暨阳书画社,为村里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幸福蓝海合作,城市电影院线的最新电影在村里就可以同步上映;建设永联戏楼,小戏楼天天演,让村民享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出祭祀文明新倡议,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7
他是一名优秀军人。如今,他已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优秀“村官”。
他,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58岁的吴惠芳赫然在列。
吴惠芳拥有25年军旅生涯。1980年,他考入军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由贺龙元帅亲手创建的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
服役期间,吴惠芳参加过边境自卫反击作战、98抗洪等重大任务。2002年,表现优异的他被任命为原南京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主任。
然而,3年后,吴惠芳却作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告别在杭州生活的妻女,以自主择业的方式脱下军装回到农村老家,投身新农村建设。
“说实话,自打进了军营,我从没想过有一天会选择回村,因为我早已爱上了部队的一草一木。”吴惠芳说。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8
“这些年来,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我们永联村敢闯敢做、‘敢’字当头,敢破敢立、敢于争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撑我们永联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吴惠芳表示,新的一年,他将带领永联村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四敢”精神为引领,在乡村治理机制、集体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敢闯敢试,为张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先行区贡献永联力量。
他是一名军人,25年军旅生涯成长为部队师级军官,曾率领部队赴江西九江抗洪抢险;他是一名村书记,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环境,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他履职尽责,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连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荣和自豪,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连任意味着组织和群众对我的信任与重托,同时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做好调研,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2月10日,吴惠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9
“近年来,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和调研,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做准备。”
吴惠芳说:“我对于农业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从国家政策方面来解决的,我将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形成意见建议带到会上,真正实现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基层代表代表基层,发出基层的最强音。”
吴惠芳透露,今年他准备围绕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数字乡村建设、企业合规建设以及法律法规修订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的职责就是要多为农民发声,把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建议带上去,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传好,多做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工作。”吴惠芳说。
这些天,吴惠芳正忙着为上全国人代会做精心准备,一方面,把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学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为审议工作报告等工作提前收集资料,做好充分准备。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0
在部队25年时间的积累,让我回到永联村工作之后能够较快、较好地进入角色和履行职责。初时,我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学习农村的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进入一种理论换装、知识更新的快速补习状态。
面对一个辖有10.5平方公里和11000余名村民的苏南农村,如何实现老书记“城里人有的我们也要有,城里人没有的我们要有”的梦想与追求,我一时找不到破题的思路。恰逢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经过和班子成员的商议,我们提出了永联乡村振兴的具体目标: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永联的决议》,绘制出一幅永联小镇的规划图。十多年来,这张地图被不断修改,一个现代化小镇拔地而起,职工群众居住在4a级景区环抱中。这些都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得益于我们的敢拼敢闯敢干。
2006年,我们抓住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的试点机会,开始实施村民集中居住工程。全村3600户农户积极支持,很快就把散居在田间地头的房屋进行了拆迁,建设了占地600多亩的农民集中区——永联小镇,并同步配套建起了农贸市场、医院、商业街、学校等现代化设施。基础设施完备后,我们开始着手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2009年,在张家港市镇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永联成立了社会管理协调小组,把交警、城管、工商、卫生、消防等机构和执法人员派驻到永联,实现了城乡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永联人也享受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公共服务。
随着永联的发展,小镇的社会形态、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旧的体制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1998年和2000年村办企业永钢集团两次转制时,吴栋材老书记坚持给村集体留下了25%的股份,也给村民种下了一颗摇钱树。为实现村企共建共享,同时确保企业市场化经营,我们将永钢集团和永联村的财务完全分开,村企两本账,两套管理人马,两套薪酬体系。从此,永钢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自我运行,永联村按乡规民约充分自治。
永联村除了持有永钢集团25%股份的集体资本,还有南北街近300间门面店的集体资产、8000亩耕地的集体土地。同时,永联村有1万村民、1万多外来人口,仅仅依靠村委会是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于是,我们决定在实现村企分离的基础上,实施政经分离。2011年,经请示上级,成立永合社区,并选举社区居委会,管理社区日常事务,服务广大居民群众;成立永联村经济合作社,将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从村委会剥离出来,由经济合作社公司化运行。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1
吴惠芳的父亲吴栋材是永联村的老书记,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带领村民挖塘养鱼、搞副业、办工厂,将一个贫困的长江滩涂村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强村。但随着村企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老书记意识到必须要有一批适应永联发展的人来治理村企。深思熟虑后,父亲打电话给我,希望我能转业到永联,帮一帮他。
第一次听父亲讲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感到很不可思议。1980年,我复读参加高考,就是想要离开农村、走出农村,怎么可能25年之后还要再回到农村呢?但是有一天父亲、母亲一同来到我当时在杭州的家里,慎重地提到这个问题,尤其是母亲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作为儿子,我深知父亲一直将永联的发展作为他一生的心血,69岁的他也未曾有过歇下来的打算,这样的要求,既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和感召。作为军人,我已从军25年,当时任南京军区驻浙江某师的政治部主任,戎装一身,保家卫国是我的理想,更是对国家的承诺。一边是尽孝于亲,另一边是尽忠于国,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和深入思考,我意识到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同样是党的重要工作,到永联当一名村干部、服务好百姓,也是党的事业,同样光荣。于是,2005年,我脱下军装,重回“农门”,一干就是18个年头。如今的永联村,综合实力在全国村庄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水乡小镇、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的“农村现代画”。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2
吴惠芳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迎来了第二场“硬仗”: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治理。
作为“永联小镇”的配套,吴惠芳带领村民开发了一条商业街,建起了宾馆、菜市场、卫生院、幼儿园等,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小城镇呈现在人们面前。
第三场“硬仗”是村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这是最难的一仗。”吴惠芳说,农村现代化,乡村要振兴,最根本的是农民现代化。
吴惠芳牵头组织修建了图书馆、小戏楼、休闲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用文化“唤醒”文明。如今,永联村还建设了爱心互助街,成立了志愿者联合会,全村志愿者超过2000人。
吴惠芳说:“我们引导村民参与慈善互助活动,用爱心浇灌文明。慢慢地,永联人变得更文明了。”
现在的永联村,在全国行政村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三,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展露出一幅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的“农村现代画”。
走路虎虎生风,说话铿锵有力,坐姿端庄挺立……尽管离开军营已经10多年了,但吴惠芳给人的第一印象依然是军人的养成。他说:“对我来说,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我要继续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在建设家乡的‘第二战场’上再立新功!”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3
吴惠芳的父亲吴栋材也是一名老兵,在战场上负过伤,转业后一直担任永联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后,他带领村民敢闯敢干,让永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入新世纪,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永联村村办企业进入转型关键期,急需高素质管理人才。
吴栋材将目标“锁定”儿子吴惠芳,他看中的正是吴惠芳的军旅经历和管理能力。2005年1月1日,吴栋材来到部队对儿子说:“我这次来其实是想让你跟我回家,我们父子一起干!惠芳,村里需要你!”
深思熟虑之后,吴惠芳最终脱下军装,加入到永联的乡村振兴“战斗序列”,开始在“第二战场”发起“突击”。
乡村建设千头万绪,难度超乎想象。永联由三村合并而来,如何规划乡村建设?乡亲们怎么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扑面而来的矛盾和问题,让吴惠芳觉得真像走进了一个全新战场。
部队多年的培养教育,磨练了吴惠芳钢铁般的意志。他沉下心来,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清了头绪,找准了方向,打响了走上“第二战场”的三场“硬仗”。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调查研究,吴惠芳牵头制定了永联村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4大项主要目标和26个具体指标,提出建设“产业美、生态美、生活美、素质美”的“四美”永联。
“我要让永联人过上城里的现代化生活。”按照这幅“导航图”,吴惠芳指挥的第一场“硬仗”就是永联城镇化。
几年间,一座现代化小镇拔地而起,全村3600多户人家高高兴兴住进“永联小镇”。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4
拥有25年军旅生涯的吴惠芳曾是一名优秀军人。1980年,他参加高考进入南京炮兵学院,从农民变成一名军人。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杭州部队工作,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也曾率领部队赴九江抗洪抢险,并先后在团、师的军事、政工岗位任职。2002年,已任南京军区驻浙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吴惠芳做出了人生的一次关键抉择:舍弃城市优越生活环境,不给部队增加负担,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投身新农村建设,从一名军官变成了村官。
军校里,吴惠芳学的是军事指挥专业;部队里,从事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脱下军装,重回"农门","战场"变了,成了"三农"战线的一名"新兵"。凭借长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扎实的走访调研,以及25年军旅生涯锻炼的把握大局、判断趋势的能力,回到永联第二年,吴惠芳主导制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永联的决议》,启动现代化新永联建设,并系统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六个化"标准,即居住方式城镇化、生产方式产业化、就业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规范化、收入方式多样化,全面推进永联新农村建设。2013年,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吴惠芳又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四美"标准,从产业美、生活美、生态美、素质美等四个方面全面推进永联村美丽乡村建设。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在全国农村发展治理专家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现在的永联村,综合实力在全国村庄中名列前茅,展露出一幅小镇水乡、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文明风尚的"农村现代画"。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永联村作为中国唯一的农村代表登台展示。吴惠芳也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行家里手,先后受邀到中央党校、浦东干部学院、美丽乡村博鳌论坛等作讲座,讲述永联村的发展经验。
吴惠芳个人先进事迹篇15
吴惠芳,男,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书记,兼任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执委。
1980年,吴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学院,毕业后到杭州部队工作,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98年率领部队赴九江抗洪抢险,2002年任驻浙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吴惠芳放弃师级军官身份,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甘做一名农民。他勇于创新,将过去村委会一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多元、立体的乡村治理结构;他恪尽职守,成立劳务公司,帮助600多名低能劳动力就业,每年筹集捐赠1000万元关注帮助弱势群体。永联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他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最美复转军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