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k8国际 > 典型事迹 > 烈士事迹 >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五篇-凯发k8国际

时间: 金浪 烈士事迹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抗灾烈士英雄事迹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抗灾烈士英雄事迹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精选篇1

简旺生,郎溪县建平镇钟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汉子,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抢险最前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打响了“家乡保卫战”。

以雨为令 奋战一线

钟西村歌场圩位于钟小河北岸,圩内面积4000多亩,埂头窄,埂身单薄,1999年洪灾修复后尚未经过大水考验。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简旺生被窗外的雷雨声吵醒,打年轻就有充足防汛经验的他,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组织100多名人员上埂巡查,并划分2个重要埂段,交由两个村民组负责,紧急调配桩木、土、砂石、彩条布等防汛器材物资,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6月24日上午9点30分,歌场圩钟小河外河段出现险情,简旺生立即组织抢险队员和一台挖掘机,进行打桩抢险。他带领3名队员在水中坚持了一个小时,协助挖掘机打完了10多根木桩。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调来一台挖掘机、五台拖拉机,加紧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才完成除险。此后十天里,简旺生就带领突击队奋战在歌场圩,危险发现一处,就及时化解一处,共计化解十几处险情。

身先士卒 死生考验

6月21日下午1点多,简旺生和60多岁的老党员傅泽元在歌场圩巡埂,突然看见埂下的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3000多亩农田就直接被淹没,给整个钟西村4000多百姓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估量。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简旺生不顾劝阻,捡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紧抢险。老党员傅泽元被简旺生的举止感动,也一同跳入水中,两人协助完成堵塞涵闸口的任务。他们在水里奋斗了整整1个多小时,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涵闸堵住。随后赶到的抢险突击队,开来1台挖机,在闸口的水泥板上铺上薄膜,用泥土全部覆盖,最终确保泄洪沟涵闸安全。

汛情不减 何以为家

为了保障钟西村两座排灌站正常运行,简旺生利用排涝相关专业能力,坚持在排灌站夜间值守。每隔3小时,便出门观察水情和险情,近20天没有回过家。3台机器汛前虽已经过精密检修,但持续工作导致王村圩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简旺生及时发现并连夜联系水利专家,进行彻夜抢修,因处理及时,村里无一处内涝。连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随时都有破圩危险,正忙着转移群众的简旺生接到妻子电话,要求回家帮忙搬家。简旺生为了能多转移一些群众,毅然挂断电话,直到将所有群众安全转移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搬运家电。在家里一楼进水后,简旺生为了不占用安置点床位资源,安排妻子和70岁的老父亲在家里二楼就地进行安置。

上善若水 厚爱无言

大雨不停歇,险情越来越严峻。出于安全考虑,简旺生提前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告知转移,通过发动村民投亲靠友和安置点安置的方式,安全转移1000多人。7月3日凌晨,因开发区水库泄洪,水位居高不下的歌场圩出现漫堤,眼见死守十几天的圩埂即将沦陷,简旺生强忍心酸,对住在圩堤上暂无危险的60人也全部实现安全转移,并安排两名村妇女干部在敬老院做好后勤工作。

由于防范工作做得到位,钟西村虽有4座房屋倒塌,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破圩后,简旺生带领村“两委”干部实地查看受灾农田,及时统计上报灾情,检查房屋受损情况,避免有老百姓回流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汛情严峻后,简旺生第一时间组织20人的打桩队和一台挖掘机,奔赴三岔村积极开展支援,进行装木和清脏。之后,连续三次带领5人打桩,将500多根桩木牢牢定在三岔大堤上。考虑到村里严重的受灾情况,简旺生又利用微信朋友圈,号召钟西村走出去的名企业家积极筹资捐款,协助村民做好灾后自建工作。

灾难面前,简旺生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谱写了一首新时期村党组织书记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精选篇2

“一束白花为你送行,泪眼蒙眬中又看见你的身影,你那短暂一生就像一道彩虹,你用青春奉献人民,用生命书写忠诚……”这首《为你送行》,传唱的是“全国抗震救灾模范”陈大桂。在10多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他用年轻的生命换来了11名乡亲的重生。

陈大桂,羌族,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陈山村人。1982年11月出生,2001年3月入党,同年9月入伍,2005年6月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生前系某旅技术分队副连职排长,中尉军衔,曾荣立三等功1次。200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陈大桂“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家准备筹办婚礼的陈大桂,临危不惧,组织村民撤离。

“地震了!快跑——”村民们惊慌失措。陈大桂迅速环顾四周,发现西南方向的山体没有发生滑坡,立即把手一挥向大家喊道:“快,快向那边跑!”跑了10多米,一条水沟挡住大家的去路。陈大桂迅速站到水沟旁,帮助群众通过水沟。此刻,他的家人还挤在人群后面。时间就是生命。陈大桂顾不上家人,一个接一个将身边的村民托到沟对面。

就在这一刻,巨大的泥石流猛扑过来。陈大桂一家5口和另外4名村民被吞没。村民们悲痛万分:“我们的后半生是大桂用命换来的,就是用手挖也要把他挖出来。”在震后的废墟一角,他们挖出陈大桂的一些凯发k8国际的荣誉证书和遗物,这已成为陈大桂留给乡亲们永久的纪念。

心中有魂,脚下有根。仅仅追溯陈大桂在部队当排长的3年,就可以看到一个革命军人的光辉形象——

2006年春,部队驻地发生森林大火,陈大桂奉命带领官兵赶赴火场。战士刘清华被困在火中,最后因缺氧窒息,晕倒在火海中。危急时刻,陈大桂冒险冲进火场,把小刘背到安全地带……

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大面积雨雪冰冻灾害。陈大桂主动请缨,带领官兵赶往训练场,清理积雪。大棚突然垮塌,战士高新伟正站在棚底。陈大桂猛冲上前,用力将高新伟向后一推……高新伟毫发无损,陈大桂躲闪不及,倒下的钢筋砸在小腿上,血流不止……

2008年4月,营里组织阵地伪装。一辆装满砂石的自卸车高速倒车,陈大桂发现一名战士正在车后整理伪装网。眼看就要撞上了,大桂大喊一声:“闪开!”一个箭步冲上去,把这名战士推到一旁,自己的右臂被撞了一下,造成右肩肱关节脱位……

“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才能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在陈大桂的学习笔记本扉页上,留下这样一句话。

如今,在陈大桂的墓碑前,已是山花遍野。这里的人们永远铭记陈大桂,因为他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书写了一名革命军人对党的无比忠诚。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精选篇3

谭千秋,1957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

1978年3月,谭千秋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

1982年1月,谭千秋毕业分配到了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东方汽轮机厂的职工大学和东汽中学任教。后来担任了教导主任,被同事们称为“最疼爱学生的老师”。

2008年7月24日,谭千秋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被追授为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抗震救灾英雄等。

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谭千秋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你还记得汶川地震中,用身躯保护学生的那位老师吗?他叫谭千秋,是四川德阳东汽中学的一名老师。

5.12地震时,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老师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开始剧烈抖动时,他当下意识到大事不好,他迅速组织同学们向楼下疏散。当他得知有几名同学还没有离开,立即从三楼返回四楼。看到水泥天花板即将坠落,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扑了上去,用双臂将4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水泥板石块重重的砸落在他的身上,5月13日晚上,当搜救人员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最后一块水泥板时,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热泪盈眶:谭千秋老师的整个身体已血肉模糊,他的双臂还是张开的,趴在讲台上,4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可是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不知他对学生有多少爱,才能承受这千斤压体之痛,50多岁的谭千秋,用自己的躯体,为那四名学生换来了生的希望,牺牲自己点亮他人,他用生命诠释师魂。

谭千秋老师的光荣事迹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集中体现,“伟大来自平凡,信仰支撑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他用师德诠释了爱,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也要把这种爱进一步延续,多为社会尽一份责任,多为他人送一片爱心。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精选篇4

2021年7月20日始我市遭遇持续强降雨,连日降雨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值。晚上17时,东大高温公司领导接到上级通知,为抗洪救险,附近后小屯村村民需要转移至东大公司紧急避险。接到通知后,东大高温公司及公司领导积极配合,并组织收容受灾的群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由于连续强降暴雨,工厂处于停电停水状态,东大公司领导及管理人员和党员为安抚好接纳到的受灾群众,为了保证受灾群众的食品能够供应及时,全体后勤管理和党员一直在坚守岗位对受灾群众嘘寒问暖,在断电断气情况下,东大高温公司黄总亲自一锅一锅烧热水为老人和小孩送上温暖的茶水。体现企业领导和党员同志的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得到了受灾群众的好评。看着人民群众有饭吃、有地方住,党支部成员和大东高温公司领导心感宽慰。

天灾无情人有情,党旗在飘扬,党徽闪金光,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的宗旨,灾情发生大第二天,早餐还无着落,党支部书记樊奇彬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能让受难的群众睡不好心情不好再吃不好,况且还有老人和孩子,想到此,党支部书记樊奇彬急忙召集党员王亚楠等同志协商办法赶紧解决受灾群众的吃饭问题,协商后给公司领导汇报,党员同志带头集资捐款,党员王亚楠主动请缨和司机小李去市区采购食物,跑了很多早餐店才买到热腾腾包子和稀饭,终于让受灾的群众吃上热乎乎的暖心饭。事后统计了在党支部书记樊奇彬同志的倡议下,支部各党员、预备党员及积极分子踊跃捐款,共捐得救灾款一千多元。

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本次抗洪活动中东大公司支部所有人都在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党性铸就不倒的钢铁长城。

抗灾烈士英雄事迹精选篇5

舟曲城西的白龙江畔,在一个施工帐篷里有一些技术人员正在用电脑处理灾情排查资料,这里是甘肃省地矿局三勘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院的一个施工点。

与城区内忙乱的情景相比,这里看似比较平静,给人一种正在施工的场景。你也许不知道,他们是第一时间向省国土资源厅报告泥石流发生信息的先觉者,是最早一批进入灾区现场的援救队伍。

今年5月,他们就在舟曲白龙江边的锁儿头地带开始施工滑坡治理项目。8月7日这天,项目经理靳军和2个同事在舟曲县城的项目办公点,11点时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同时传来很大的声音,停电停水。靳军投过窗户发现楼下的汽车看起来越来越小,知道水位开始上涨,可能是地质灾害,连忙给锁儿头施工现场的负责人长中伟打电话,监测白龙江的水位。长中伟从凌晨一点钟开始,到白龙江畔定时监测水位,发现水位上涨速度很快。

得知水位上涨的信息后,靳军马上给院总工李海军打电话联系沟通后,初步判定可能是泥石流堵塞了白龙江。出于职业的敏感和特点,靳军和同事马上行动,跳下洪水游泳通过了大水滩,进行实地勘察,踩着泥石流来到了舟曲县城关区北街一带。

到现场一看,他惊呆了,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楼房大部分倒塌,县城被泥石流淹没了一半,到处一片哭声,场面十分悲惨。靳军说,当时看到场景心都碎了,来不及思索,赶紧抢时间救人。他立刻给施工人员打电话,组织一支抢救队伍迅速赶往广场、北街一带。7点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院由48人组成的抢险队伍,拿着铁锨、木棍等简易工具,从锁儿头赶到北街广场,展开了紧急抢险救灾行动。

凌晨5点,在宕昌出差的设计院副院长马延龙知情后,从宕昌匆匆出发,绕岷县、腊子口直接赶到了舟曲救灾现场。他目测得三眼峪、罗家峪等两沟的泥石流方量、长度、宽度、水位等初步估计资料通过手机传给地质所。地质所综合了他和靳军、长中伟的一线资料,最后把三眼峪、罗家峪两沟泥石流的方量信息上报了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部环境司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为舟曲全面展开抢险救灾行动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靳军一行48人的抢险队,在3个小时内,通过简易的工具,从倒塌、泥石流淹没的房屋中,挖出18具遗体,并成功抢救出一名30多岁的男子。

31969
网站地图